我怎麼不知道?
“原來如此!”
聽了朱元璋的描述,李平安點了點頭。
本來以為老朱頭只是讓自己幫著磨練一下朱燕浮躁的性子,沒想到居然是讓自己改變他的理想。
要知道在華夏,建功立業,光宗耀祖、封妻廕子和青史留名這四個目標幾乎是每個人的畢生最高追求。
所以朱燕有這種想法並不奇怪。
況且經過昨天自己的單方面輸出,李平安也看出來了,這個朱老四在拳腳上浸淫多年,下了不少苦功。
如果不是雄心勃勃想要建功立業,絕對不可能把武技錘鍊到這個地步。
試想一下,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從清北畢業,並且獲得了網際網路大廠的高薪offer。
馬上就可以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0,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實現自己的理想。
這個時候你爹突然叫你回老家上班,說是國企事業編穩定。
這換了自己也肯定接受不了啊!
現在老朱頭突然要求自己兒子放棄畢生的追求和努力,去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去種地。
朱燕接受不了自己也能理解。
看來自己的計劃還是有點想當然了,沒有考慮到人性。
“哦!那老朱頭你是怎麼想的?”
李平安向朱元璋問道,準備找個突破口來瓦解朱棣的心理防線。
“其實咱老漢也在兩難之間。”
“你要知道,按照咱老漢一開始的構想,朱太繼承咱這個四品官的位子,其他幾個兒子全部送到北邊建功立業。”
“為了這個,咱老漢也謀劃了好幾年,甚至動用了不少以前軍中袍澤的關係。”
“可是現在一下就要把所有的努力全部白費,咱也有點心痛。”
“再加上小子們都反對,咱老漢也都有點騎虎難下。”
“實在不行先讓老大給咱南下,其他幾個小子還是留在大明?”
朱元璋假模假樣地說道。
在古代,一家分仕二主是再正常不過的投機行為了。
最典型的就是三國時的諸葛家。
三兄弟分別出仕魏蜀吳三家。
這樣不論哪家統一了天下,諸葛家都能長盛不衰。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最後一統天下的是司馬家,否則諸葛家或許能延續到現在也未可知。
這也是那些世家門閥能流傳千年的秘訣。
所以朱元璋絲毫不擔心李平安會懷疑自己的動機。
“嗯…”
“這的確是個麻煩。”
對於老朱頭的說法,李平安也毫不意外。
在大明,上到皇帝下到小旗,只有嫡長子才能繼承父輩的官職爵位。
不同的是,大明宗室即使繼承不了自己父親的爵位,朝廷也會賜你一個爵位保證你和你的子孫衣食無憂。
但是其他人就沒這個待遇了。
即便你是國公家的兒子,一旦你不是嫡長子,沒有繼承爵位的權力。
你父親活著的時候,你還能仗著自己衙內的名頭狐假虎威。
一旦嫡長子繼位,那你就和尋常百姓沒什麼區別了。
過得怎麼樣,就看繼承了爵位的家主是否顧念兄弟之情。
正因如此,勳貴武將都千方百計給自己其他兒子謀求後路。
最妥當的方法,就是走自己的老路,上前線殺敵立功,博個前程。
而大明最容易殺敵立功的地方,就是北邊長城一線。
所以當時幾乎所有勳貴武將都將自己的其他兒子送到北方邊境建功立業。
老朱頭這個想法也沒什麼特殊。
“那老四是在哪個都指揮使司?”
李平安問道。
沿長城一線,洪武大帝設定了大量衛所。
這些衛所大都掌握在當地都指揮使手裡。
只有對症下藥才穩妥。
“老四不在哪個都指揮使司。他現在在北平任職,歸燕王直接管轄。”
朱元璋點頭說道。
“燕王啊!”
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李平安微微一愣。
沒想到自己躲來躲去,還是繞不開燕王朱棣。
不過老朱頭把自己兒子塞到朱棣那裡,在目前看來確實是個最佳操作。
眾所周知,在大明想要建功立業封侯拜將,最便捷的路線就是去北邊打韃子。
可是與其跟著那些都指揮使打韃子,明顯跟著陛下兒子幹仗,立功受封的可能性更大。
現在陛下有三個兒子就蕃北方。
這三個人分別是鎮守西安的二皇子秦王朱樉、鎮守太原的三皇子晉王朱棡和鎮守北平的四皇子燕王朱棣。
二皇子比較莽撞,就蕃的地方韃子也不多。
和他混在一起不僅死得快,立的功勞也不會很大。
三皇子的地盤比較靠內,況且他還是個惜命的性子。
讓晉王依靠城池防守抵禦還行,要是讓他主動出擊攻擊韃子,那是萬萬不行!
投奔晉王,就沒有立功的可能。
三個皇子裡,唯獨燕王朱棣與眾不同。
現在大明版的蘭博,寧王朱桂還沒有就蕃,整個大明最勇猛善戰的塞王就是燕王朱棣!
更何況他就蕃的地方好啊!
北平是以前蒙元的大都,往北走不了多遠就是北元的地盤。
為了奪回昔日的聖地,韃子們隔三差五就會南下北平。
更何況朱棣本人也是個惹事生非的主。
韃子不想惹他,他還想招惹一下韃子呢!
這樣一來二去,在北平打仗立功的機會就比其他兩個地方多太多了。
勇猛善戰,靠近北元,喜歡打仗,這三點因素讓燕王朱棣成了最受勳貴武將青睞的績優股,紛紛把自己的子弟塞到燕王手下效命。
可惜啊!
誰也想不到,十幾年後會發生靖難之役!
燕王朱棣會率軍出擊,和自己的侄兒爭奪天下。
以藩王迎戰天下,以前從未有人成功,但是朱棣做到了,成為了大明的永樂大帝明成祖,堪稱逆天改命!
但是這開掛般的勝利背後,是燕軍的慘重傷亡。
就是不知道眼前這個朱老四,還能不能活到永樂登基!
“我說李先生,你這麼看著我幹什麼?”
感受到李平安的目光,朱棣頓時不爽了。
這種眼神,怎麼還有一點憐憫的味道?
我堂堂大明親王,起居八座禮絕百僚。
還需要人可憐?
笑話!
聽到燕王稱呼李平安為「先生」。
吳琳和羅復仁都面露異色!
燕王返京沒幾天吧?
李小子/李先生都成了他的先生?
陛下這是多看好他啊!
“李小子,咱老漢剛才聽見你提到燕王時,語氣有點異樣。”
“你是不是對燕王有些看法?”
身為驅逐韃虜崇禎華夏的一代雄主,朱元璋觀察極其細緻,一下就聽出了李平安語氣中的異樣。
聽到朱元璋這麼問,藍玉和羅復仁同時心中劇跳。
怎麼說著說著又說到天家宗室了?
陛下這不會是在釣魚執法吧?
吳琳更是眉頭緊縮。
糟糕!
今天怕是出門沒看黃曆吧?
怎麼怕什麼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