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他罪惡滔天,朕殺不得?

第35章 金融學

“現在知道我為什麼說大明寶鈔是陛下建國以來最大的敗筆了吧?就算我不私設銀行發行紙幣取而代之,這大明寶鈔也會因為陛下的愚蠢行為導致淪為廢紙!”

“我這麼做,是不是為了大明好?”

李平安最後將手中所有的大明寶鈔都放在了桌子上,一一掃過眾人,緩緩說道。

話音落地,所有人的臉色都變得極為凝重。

即便李平安當眾說朱元璋這個行為是愚蠢,竟然都沒人出來反駁,李善長這種馬屁精都選擇了緘口不語。

因為臉色最難看的,就是朱元璋本人了。

“所以按照你的意思,這大明寶鈔將會一文不值?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朱標終於忍不住,眉頭緊鎖的問了起來。

雖然大家都不明白其中的原理,可是這個現象的恐怖,他們卻都是意識到了。

大明寶鈔不值錢,淪為廢紙,這將帶來多大的災難不言而喻。

如果不是李平安剛才用如此生動形象的例子來解釋了,怕是真等到那一天,這災難降臨的時候,就算是大羅金仙,都回天乏術了。

“沒錯,其根本原因就是朝廷不懂節制,一味濫發超發導致的。”

李平安嘆了口氣,再次回道。

朱元璋是老農出身,思想具有侷限性就算了,就連大明建國初期戶部的那些官員,竟然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戶部只管一味印發大明寶鈔,卻壓根就不去控制大明寶鈔的數量。

以致大明寶鈔越來越多,最後一路貶值,直到成為人人嫌棄的廢紙。

“我還是不太懂這裡面的原由,你能說的再詳細一點嗎?”

朱元璋眉頭緊鎖,始終不明白,朝廷跟以前一樣印發大明寶鈔,大明寶鈔怎麼就會貶值呢?

李平安倒是也能理解,畢竟金融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東西,指望三言兩語就讓這些古人明白,顯然辦不到。

“我這麼告訴你們吧,這張紙,也就是大明寶鈔,之所以值錢,並不在於他上面印的那個數額,而在於他實際能在市面上購買多少貨物。”

“紙幣的這個特殊能力,我們可以理解為購買力。”

李平安隨手撿起地上的一根樹枝,習慣性的在地上開始寫字。

“所以朝廷在印發大明寶鈔的時候,必須嚴格控制大明寶鈔的數量,使其與市面上的貨物總量形成一個穩定健康的比例。”

“若是市面上的貨物總量增加了,那就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相應增加大明寶鈔的印發數量。”

“否則,就會造成通貨緊縮。”

“反之,若是市面上的貨物總量變少了,而朝廷也就需要減少大明寶鈔的印發數量,否則就會造成大明寶鈔貶值,引起通貨膨脹。”

李平安一邊說著,一邊把這兩個原屬於現代化的金融術語名詞寫在了地面上。

而一邊的李善長跟宋亮那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生怕錯過了一個字,李平安一邊說著,他們兩一邊默默的記下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