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他罪惡滔天,朕殺不得?

第35章 金融學

就連太子朱標,也早就拿出了提前準備的小本本,開始記錄李平安說的話。

“什麼叫通貨緊縮?什麼叫通貨膨脹?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

太子朱標一邊記錄著,一邊緩緩的再次問道。

李平安在通貨緊縮上面畫了一個圈,這才再次解釋起來。

“我口中的通貨緊縮,你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大明寶鈔太值錢了。導致市面上的貨物很多,但是大明寶鈔太少了,百姓手中沒有錢了,所以只能採取古老的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交易,市場經濟的發展就會因此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李平安話音落地,朱元璋卻是說道:“這麼看來,這玩意也沒你說的那麼恐怖啊。”

“就是啊,照你這麼說,頂多也就是朝廷收稅的時候會麻煩點,影響也不大啊。”

幾個人聽完之後,紛紛露出鬆了口氣的神情來。

實際上跟現代社會不同的是,二十一世紀已經是全球化經濟了,商業已經極其發達了。

但是明朝卻仍舊屬於小農經濟,尤其是平民百姓,還過著自耕自足的日子。

就算是眼下,不少偏僻的地方,依舊採取的是古老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因此這些古人的想法倒是也沒問題,畢竟通貨緊縮對於他們而言,影響力確實很小,遠遠不如現代社會的影響力那麼大。

李平安搖了搖頭,在通貨膨脹上又畫了一個圈,再次解釋起來。

“你們說的也有道理,受限於當前的經濟發展程度,通貨緊縮的影響力,確實沒那麼大,但是通貨膨脹的影響力可就是極大的了。”

“剛才我已經解釋過了,引起通貨膨脹的原因,那就是朝廷無節制的超額印發大明寶鈔,以至於大明寶鈔一路貶值造成的。”

“以陛下或者戶部那群蠢貨的見解看來,他們都覺得只要朝廷印發出來,印多少大明寶鈔,那朝廷就有多少錢。”

“但實際上,大明寶鈔的具體價值我也說了,並不取決於它的面額,而取決於市面上的貨物總量。”

“一旦市面上的貨物總量增加速度,遠遠低於朝廷印發大明寶鈔的速度,那麼大明寶鈔就會持續貶值,其購買力也會越來越小。”

“直到從一開始一張大明寶鈔可以買十張麻將牌,到最後幾百張大明寶鈔才能買十張麻將牌的地步。”

李平安用手中的樹枝,敲了敲桌子上的麻將跟大明寶鈔,緩緩說道。

說到這裡的時候,所有人都是一臉嚴肅認真的頻頻點頭。

剛才李平安生動形象的解釋,他們可是記憶猶新。

管中窺豹,如果不是李平安的提醒,這種事情怕是要不了多久會發生了。

一念及此,朱元璋的老臉也不由的紅了起來。

李平安說的沒錯,他不懂經濟,也不懂怎麼做生意,所以一直都以為朝廷印發多少大明寶鈔,那朝廷就能有多少錢。

哪想過,這裡面還有這麼多的大道理?

彎彎繞繞的,要不是李平安通俗易懂的解釋,他去哪裡搞明白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