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恭喜先生又得佳徒!”
“學生也恭喜先生!”
“恭喜先生!”
“……”。
看到老友和自己一樣拜入李先生門下,羅復仁自然第一個過來報喜。
其他人也不甘落後,紛紛前來賀喜。
“哪裡哪裡!”
李平安衝著周圍拱了拱手客氣道:“這樣吧,今天本公子又收了一個徒弟。為了填一點喜氣,本公子就給這個燧發槍添點東西吧。”
李平安一邊說,一邊從河邊的草叢中取出一套三稜刺和卡環。
這個也是他前幾天簽到抽到的。
不過李平安連初級燧發槍都看不上,這個三稜刺和卡環能入得了他法眼?
就被隨手丟在了草叢之中。
沒想到今天居然排上用場了。
有了拋入河中的燧發槍做心理基礎,眾人對李平安從草叢裡拿出三稜刺和卡環毫不意外,只是一門心思琢磨這兩個東西能幹啥。
“把火銃給我。”
李平安朝朱棣招了招手,將燧發槍拿了過來,然後將卡環套到了火銃的槍口之上。
咔嚓!
一聲脆響!
李平安微微用力,三稜刺已經和牢牢固定在卡槽裡面。
初級燧發槍立刻變成了一把短矛。
要953知道古代火銃裡裝填的火藥威力都不大。
為了保證保證殺傷性和準確性,所有火銃都造的儘可能長。
裝上刺刀的火銃雖說像個短矛,但是已經有紅纓槍那麼長。
用來刺殺綽綽有餘!
妙啊!
火銃配刺刀,誰敢一戰?
在場的大多數都是武人,看到李平安只不過略施小計,就把一杆只能遠射的火銃變成了可遠可近的兵器。
所有人頓時眼前一亮!
“李小子,把你的火銃給咱老漢拿過來!”
朱元璋更是毫不客氣地將上了刺刀的燧發槍拿到手裡,上下左右地揮舞了一下。
“不錯不錯!”
“這樣一來,火器兵就不怕敵人近身了。”
“只可惜這燧發槍需要從前面裝填火藥和彈丸,如果上了刺刀頗為不便。”
“如果什麼時候可以從後面裝填彈藥之後,這刺刀就不用卸下來了。”
朱元璋揮舞了一整燧發槍,才依依不捨地放下下。
“老朱頭,你說得不錯。”
“但是什麼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啊!”
“要知道心急可吃不了熱豆腐。”
李平安不以為然地說道。
朱元璋剛才說得確實是實情,但是改動起來卻非常複雜。
雖然從前膛槍改為後膛槍,感覺只是把裝填彈藥的位置改變了,似乎非常簡單。
但是這需要氣密性非常好的槍身,還要有精密耐操的撞針和雷汞。
這就涉及到了材料學、機械學和化學。
都是一些厚積薄發的玩意兒。
也就是說朱元璋的理想雖然十分美好,但是現實還是十分骨幹的。
根本不可能實現!
“先生,可否將這前裝改後裝的設計交給學生。”
“學生一定會把它設計出來的。”
陶成道一臉狂熱地說道。
拜入李平安門下以後,陶成道感覺自己如有神助。
區區前裝改後裝的事情,在他眼裡跟本不是事兒。
“嗯……”
“其志可嘉!”
“不過成道啊,這個事兒不著急。為師還是給你換個課題。”
“不如你研究一下,怎麼才能增加開槍的速度。”
李平安本來想告訴陶成道實情,但是想了一下,還是決定不打擊這個飛天狂人的科研熱情,只是給他調整了一下科研方向。
“行!學生一定不辱使命!”
陶成道信心十足地回答道。
看見事情辦得差不多,所有人都盡興而歸。
回到金陵之後,洪武大帝和內閣立即頒佈了旨意,命令工部和兵部立刻(cbdi)製造三千把三眼銃,同一萬顆掌心雷一起調撥到西南大軍前線,供西平侯使用。
命令雖然倉促,但是好在三眼銃製造十分簡單。
掌心雷雖然稍複雜,但是自從李平安把他進獻給朝廷以後,兵部和戶部就一直沒有停止過生產。
現在庫房裡還有移大堆。
在眾人的努力之下,三日之後,沐英帶著三千三眼銃和一萬掌心雷如期出發。
雲南曲靖,是雲南東北的交通要衝,聯接著貴州和廣西,是一處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
也是明軍從貴州南下,進軍昆明的必經之路。
對於這個戰略要地,北元的梁王孛兒只斤·把匝剌瓦爾密也不敢怠慢,派遣了麾下心腹愛將——曲靖路萬戶府平章達理麻前往鎮守。
雖然現在的北元士卒已經失去了成吉思汗時期橫掃天下的武勇。
但是憑藉著西南的地形和重金僱傭的土兵,還是將對面西平侯的明軍牢牢擋了下來。
特別是這裡無處不在的瘧疾和土兵指揮的戰象,更是他們大破明軍,無往不勝的兩大絕招。
憑藉著瘴疫和戰象,達理麻有足夠的信心讓明軍寸步不得南下!
“平章大人,對面的明軍似乎有動靜了。”
一個蠻夷頭人進入帥帳向達理麻彙報道。
“怎麼?沐英那小子還沒有死心嗎?”
“走!咱們出去瞧瞧。看看能不能幹他們一票,給麾下的兒郎們撈點外快。”
達理麻點了點頭。
他的話立刻引起了土人們的歡呼!
梁王雖然是黃金家族後裔,還佔據著雲南最為富庶的昆明一帶州府。
但是失去了北元朝廷的支援,日子也是王二小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曲靖還好,因為還指望達理麻和土人們抵抗明軍,這裡的官兵還能保證軍餉。
別的地方官兵的軍餉早就拖欠上了。
不過單憑這些軍餉,也就混個溫飽。
要想發財致富,還得到明軍那裡打草谷。
“平章大人,好象不對啊!”
“這些明軍好像和往日不同。”
“一個一個都精神得很啊!”
兩軍陣前,一個蠻夷頭人對著達理麻說道。
要知道明軍士卒大多來自北方和江南一帶。
最靠近雲南的,也不過是湖廣(今湖北和湖南)一帶計程車卒。
這些明軍士卒根本就受不了雲貴一帶的氣候。
且不說足以致命的瘴疫,就是那些沒日沒夜的蚊蟲叮咬,就足夠這些明軍喝一壺了.
達理麻和明軍對峙一年多來,見到的大明官兵都是一副病怏怏的樣子。
要不是大明官兵軍紀嚴明,士氣高昂,恐怕早就崩潰了。
像現在這麼精神百倍的樣子,他達理麻還從來沒有見過。
怎麼雲南的瘴疫和蚊蟲都這麼不給力了嗎~?
“嗯……”。
“準備讓戰象上。”
達理麻想了一下說道。
事出反常必有妖!
作為一名沙場宿將,達理麻也第一時間發現了不對,決定直接呼叫自己手裡的王牌,給明-軍一個致命一擊!
“平章大人,真的要用戰象衝鋒嗎?”
南蠻頭人一臉糾結地說道。
戰象雖然好用,但是實在是太費錢了。
不僅食量驚人,關鍵也不是那麼好馴服。
亞洲象雖然不如非洲象那麼暴躁,但是也不是什麼好脾氣。
特別是處於發晴期的公象和哺儒期的母象,堪稱是人類殺手。
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象奴也不敢輕易靠近。
所以當地土人訓練戰象都是從幼象開始。
先是讓它們親近人,放棄對人的敵意;然後再訓練這些幼象聽從指揮;最後才會針對大象的懼怕烈火和巨響的缺點進行訓練。
整個過程不僅耗時漫長,而且成功率也不高。
十頭幼象又一頭能成為合格的戰象就謝天謝地了。
否則這些土人多訓練幾頭戰象,恐怕鎮守昆明的梁王也命令不了他們。
所以這些戰象個個都是南蠻頭人的心頭肉,看得比自己老婆孩子還要重用。
通常的情況下,達理麻都是先用麾下計程車兵和土人打頭陣。
等明軍計程車氣和彈藥消耗得差不多了,再派出戰象一鼓作氣拿下明軍。
反正人又不值錢。
哪有這些戰象金貴?
現在居然要讓戰象們做先鋒。
那損傷必然巨大。
戰象死一頭是一頭,也難怪這個南蠻頭人都不願意。
“沒錯!本官有個預感,對面的沐英小兒恐怕又整了什麼鬼把戲。”
“這次本官要把沐英和他麾下的明軍徹底打垮。”
“讓他們恩知道,這雲南是梁王的天下!”
“執行命令去吧!”
“本官絕不會害你們的。”
達理麻斬釘截鐵地說道。
“遵命。”
老實說,達理麻作為梁王手下的第衣大將,平時賞罰分明。
所以這些南蠻頭人對他也頗為敬服。
現在見達理麻如此堅持,也就按他的命令執行了。
“吼!”
“吼!”
“吼!”
“……”
一陣陣高亢尖銳的嘶鳴聲響起,上百頭戰象在象奴的驅使下走到了兩軍陣前。
“看來達理麻下血本兒了啊!”
位於明軍中央的沐英昂下手中的望遠鏡,冷冷地說道。
要知道梁王手下總共也就三百多頭戰象。
分到達理麻這裡,也就不到二百頭。
現在達理麻一次性拿出手中一半的戰象打頭陣,可以說是下了血本了。
“大帥!有了三眼銃、掌心雷和三段擊。他達理麻就是把所有戰象都安排上,也不是我大明天兵的對手!”
說話的正是旗手衛千戶。
他已經從旗手衛調到了西南前線,不過軍籍仍然保留在上直十二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