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賊

第772章 苦果

元帥府的劉承宗在榆林城外志得意滿。

歹青的崇德皇帝則含恨返回盛京城,艱難嚥下兵敗苦果。

八旗六萬三千餘大軍傾巢而出,殘兵敗將回返盛京當日,在陣統計僅三萬八千有奇、軍馬駝騾丟失無算。

兵馬剛進遼東邊牆,兵敗的訊息傳至郊外,立刻在盛京城引發軒然大波,人人走街串巷帶來巨大騷動,紛紛打聽自家親人是否仍存活在陣。

隨後一連數日,從遼陽到建州,陣亡訊息大面積傳開,遼陽以東每一寸土地上空都被哭聲佔據。

一時間萬家披麻,有一家遺孀連收十三封訃告者,更有甚者只聞失蹤,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就連誰家能將辮子帶回,都被視作倖事了。

後金自老汗時代算起,即使有過家家披麻帶孝的情況,也沒哪次如同這回一樣,遭受前所未有之重創。

異姓王耿仲明陣亡、孔有德失蹤、和碩圖額附當陣被炸、固山額真馬光遠被打死、老汗長孫杜度被擄走、李永芳之子英格叛變,固山以下的甲喇、牛錄將軍更是死了不計其數,有些牛錄甚至直接被打到除名。

一時間,歹青固倫展現出極為割裂的一面。

民間八旗軍戶,被巨大的軍事失敗打懵了,到處是孤兒寡母披麻戴孝,有些牛錄甚至七八家十幾個女眷湊不出一個男丁。

而在朝堂,黃臺吉還京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被人用轎子抬著,率八旗貴族至宗廟舉行盛大的祭天典禮,向努爾哈赤告捷。

實際上這會兒,黃臺吉的身體非常危險,已經很難走路,思考也變得困難。

國內的事情,大部分都由多爾袞和代善商量著辦,黃臺吉通常不會說太多話,只負責點頭搖頭。

黃臺吉一打敗仗,愛新貴族們都有怨言,壓抑已久的東西就都冒了出來。

雖然鑑於兩黃旗尚在,又有兩白旗幫襯,人們不敢太過分,但一些黃臺吉對兄弟姊妹過於不近人情的話也都傳了出來。

黃臺吉是明顯感覺到對自己身體和八旗的控制力都隨著這場仗急劇下降,也願意讓步,就假模假式的舉行議事,商議阿敏已經被關了很久,認識到錯誤,可以放出來了。

這其實跟阿敏沒關係,歹青固倫的宗親也沒有短缺到需要把他放出來的地步。

只是黃臺吉的誠意,意為今後不會對兄弟姐妹那麼狠毒。

結果阿敏被放出來當天,就跳出來指點江山,建議在兵力不足的時候,不要攻打朝鮮,要效仿老汗王的智慧,先清理國中漢人財貨錢糧,把這個冬天過去再說。

這個大傻缺,令崇德皇帝的病情急劇惡化。

在族長代善的帶領下,愛新貴族達成共識:皇上的好意心領了,但阿敏這個誠意,咱不要也罷——他就該被關著!

攏共享受了半天自由,阿敏就被親弟弟濟尓哈朗又給他送回莊園繼續幽禁了。

但這種意識,絕非阿敏一人獨有。

隨著兵敗失利,歹青固倫所控制的草場牧地、耕作莊園數量急劇下降。

隨八旗一同東返的科爾沁左翼等諸部兵馬,失去了在興安嶺東部的駐地,被迫屯兵於盛京左近,吳克善和滿珠習禮兩個王爺整天找多爾袞要兵糧信地。

多爾袞哪兒有多餘的糧食土地給他們,一遍又一遍打發他們重返邊外。

可是現在邊外被元帥府的答剌罕軍所佔據,幾千個來自漠南的披甲流氓不務正業,騎著馬縱橫馳騁見人就殺。

漢軍面臨的局面也差不多,尚可喜憑藉碩果僅存的三順王之位,趁機收攏了很多孔耿兩藩之下的敗兵老卒,屯兵遼陽籌謀奪回海州,但收效甚微。

關寧軍的祖大壽都駐在牛莊不走了,前鋒參將吳三桂更是進駐海州,派人往蓋州復州等地搜尋青年,十三以上、二十八以下,不管女真還是漢人,盡數剃光頭充軍。

吳三桂不要超過二十八的,超過了就直接綁了扔給後方的舅舅,該去屯田就屯田,該充家丁的充家丁。

他只要歲數比他還年輕的遼民青年,這些年輕小夥子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錢給夠了別管打誰都很賣命。

歲數再大,腦子裡就有明軍或金軍的烙印,有了自己的腦子就會偷奸耍滑了。

尚可喜雖然借石廷柱不在、馬光遠等人陣亡的機會,發揮其投機本能,短暫成為漢軍領導者,但也沒有帶著漢軍跟吳三桂掰腕子,奪回海州老家的本事。

以至於八千餘漢軍跟蒙古兵一樣,屯於盛京之外。

上萬人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吃的東西也不夠,軍紀水平急劇下降,劫奪殺掠的情況層出不窮。

甚至因為是被元帥軍打敗,漢軍對八旗都沒那麼害怕了,低階軍官受了女真軍官的折辱,當場就敢帶人拔刀衝進牛錄莊園報復。

搶完了不是往朝鮮邊境跑,就是往邊牆外面鑽。

這樣乾的也不光漢兵蒙古兵,八旗兵也會參與其中展開內訌,向外逃竄。

整個歹青固倫,黃臺吉繼位十年來苦心創造的滿洲一族,眼看著就要散黃兒了。

但對黃臺吉來說,幸運的是周圍沒有任何勢力願意接納這些人。

明軍佔據海州的遼兵,遊曳在嶺東的元帥府答剌罕軍,還有被動員起來的朝鮮六鎮邊軍,看見越境的人少,不分青紅皂白見人就殺。

歹青固倫的疆域急劇收縮,被佔領的土地全是戰區,佔領軍全是有便宜就佔沒便宜就跑,欺軟怕硬的玩意。

對他們來說,識別真投誠還是假投降的成本太高了。

什麼宏大戰略和格局,大頭兵哪兒懂這個。

拍馬舞刀衝上去,引頸受戮的是戰技不精的八旗兵,轉頭就跑的是失魂喪膽的八旗兵……都是戰功。

至於是不是漢人,提著腦袋跟查驗首級的巡按御史說去吧。

眼看局勢越來越亂,科爾沁左翼的親王吳克善、郡王滿珠習禮兄弟,決定領五千多人出邊返回綽落門城,結果剛出邊就被答剌罕軍的善丹領兩千騎兵硬摁回遼東邊內。

倒不是善丹和小札木素有多厲害,真打起來,答剌罕軍不一定是科爾沁左翼的對手。

但吳克善已經怯戰,手上這點人是科爾沁左翼的最後兵馬,不敢打也不敢拼。

以至於本來快要散黃的歹青固倫,又被四面八方的屠夫給硬按著,被迫拼湊起來,空前團結在半癱了的黃臺吉身邊,極大增長了崇德皇帝的威望。

沒辦法,尚可喜、金玉和、吳克善、滿珠習禮這些漢蒙將領,是最不希望黃臺吉倒下的人。

一旦黃臺吉倒下,曾經牢不可破的滿洲聯盟,立刻就會崩解成最原始的八旗,然後拿他們開刀。

八旗剛剛遭遇重創,短時間不敢再跟元帥軍交手是一回事,但八旗兵可不怕漢軍旗和蒙古旗。

不過這樣的亂象,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代善和多爾袞解決了阿敏帶來的麻煩,第一時間就著手為漢軍旗與蒙古旗劃分牧地,為此甚至還犧牲了一些八旗軍的駐地與莊園。

犧牲的自然是嶺東戰役中受損最重的藍旗。

豪格不樂意也沒用,他在戰場上幾乎被打成了光桿司令,封建領主,沒有兵就沒有話語權。

崇德皇帝倒是哼哼啊啊的反對,但慢慢悠悠說話,還沒說完就被多爾袞打斷了,敲定了這一決定。

多爾袞知道黃臺吉想說的是什麼,也知道,黃臺吉並不是因為豪格是兒子,就向著他說話,而是因為藍旗在戰場上扛住了最終的死傷,戰後理應得到撫卹與照顧,而不是將莊園充公。

這樣做,將來八旗就沒人敢死戰了。

但現在擺在多爾袞面前的問題,是兩白、兩紅、兩黃,都更不能接受莊園田產被分給漢軍和蒙古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