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料高應登在一旁給劉承宗幫腔道:“大帥用人不拘一格,宋賢到寧夏,肯定能把寧夏的軍田弄好。”
隨後,他向張獻忠解釋了宋賢的來路。
宋賢是個商賈,給肅州衛旗軍放貸起家,會燒借條募兵。
劉承宗取肅州,用他安定地方局勢,任職肅州衛同知,又傳授了親田法,給他畫過在整個河西推廣親田法的大餅。
後來宋賢在肅州幹得不錯,曹耀領甘肅都督之後,就把劉獅子畫的餅實現了,讓其以肅州衛指揮使的身份,在整個甘肅推廣親田法。
而如今,劉承宗不僅要給他一張比過去畫的更大的餅,還要把他推到寧夏知府的位子上。
目的也顯而易見,要讓他在寧夏繼續推廣親田法。
張獻忠不禁道:“大帥,寧夏不比肅州,一個寧夏府的丁口,恐怕不比整個甘肅少,這對宋知府來說,是不是太難了?”
“不難吧。”高應登道:“帥府的文官,就把地種好就行了,宋賢管地是行家。”
張獻忠斜了他一眼,這一介武夫放什麼屁呢?
帥府的文官管的事可多了!
“寧夏府的事,對他來說確實難,所以才要派人幫他嘛。”
劉承宗沉吟片刻,道:“榆寧道既設,當地駐軍便也按章程,設立一個駐防旅,新設總兵官,由第一旅遊擊左光先擔任,副總兵,由塘騎營的馬祥擔任。”
左光先和馬祥聽到任命,倆人都一塊愣住,片刻後才對視一眼,趕緊抱拳,謝恩領命。
他倆一個榆林人、一個寧夏人,這算是衣錦還鄉了。
隨後還沒等高應登叫喚,劉承宗就已經對他道:“遊兵營抽一個千總部隨左光先駐紮榆寧。”
“徐勇這仗打得好,本想讓你進虎賁營做兩年千總,不過現在就算了,調一旅任遊擊將軍,缺的兵額從昌平營補充。”
相較於左光先的出任總兵,徐勇聽見任命起初以為自己聽岔了。
直到發現別人都在看他,他才意識到劉承宗說的確實是他,隨後趕緊心情複雜地謝恩領命。
這個官職任命,感覺就像被扇了一巴掌,又往懷裡塞了一張大餅。
他是參將,奮力一戰,落了個遊擊。
但是,他看別人羨慕的表情,好像自己這個元帥府第一旅遊擊的官職,又真的是個美差。
只能自己哄自己,看左光先這個履歷,一旅遊擊的級別應該副總兵,沒準幹兩年也能出任地方做總兵。
“榆寧旅的援兵參將,劉芳名;遊兵將軍,惠登相。”
劉承宗道:“你們都有本部人馬,榆寧旅的兵額勢必超編,期限一年之內,安置超額軍兵。”
說著,他看向堂中的周清,道:“還有周清、馬獻圖、王允成部兵馬,你們也合成一個五千人的大營,以周清為參將,暫編中軍之下,超額軍兵一樣要安置。”
這一下,將領們七嘴八舌地訴說難處。
倒不是他們心疼手上的兵馬,而是這年頭募兵容易,裁軍就沒那麼容易了。
把士兵清出隊伍好說,清出去這幫人沒辦法活命,又掌握武力,很容易在地方上造成混亂。
而元帥府這麼個治理地方全靠武力的政體,幾乎就只要兵戎相見一條路走。
好在劉承宗比誰都清楚這事。
他掃視眾人,等他們安靜下來,道:“不用急,目下榆寧道的兵馬超額一萬多。”
“此事重在安置,所以留出一年時間可以解決,不是什麼大事,安置方向有三個。”
“第一,有手藝的工匠、軍匠、醫匠、馬伕,如超過軍中編制,可由將領保舉,推舉至百工局、軍器局、太醫院與苑馬寺。”
“第二,由榆林知府、寧夏知府配合,改入民籍,分給田地,這個最好,眼下榆林和寧夏的人都很少,田地又清出來很多,收拾出能灌溉的地方,安置下去是好事。”
“我估計,這兩條路能安置七八千人,至於剩下的人,若不願入民籍……練兵衛還能安排人嗎?”
劉承宗問的是張獻忠。
禮衙管大明宗室,一般是韓王和肅王來辦,他們跟河西軍務衙門來往多。
不過這事根本不用張獻忠回答,宗人營的金蟬子比誰都瞭解情況,抱拳出列道:“大帥,今年往河西送的人已經很多了。”
金蟬子道:“西安府那一批人是卑職選的,這會應該已經上路,但漢中瑞藩那批應該趕不上今年走。”
“無妨。”
劉承宗聽金蟬子這麼一說,心裡就有底了。
按照計劃,練兵衛應該今年夏天剛送走一批人。
因此即使算上瑞藩,河湟那邊也能把榆林眼下超編剩下的軍隊消化掉。
“那就這麼定了,先揀選精銳進榆寧旅,剩下的願意上民籍的就分地上籍,最後若有一兩千人不願上民籍,可送往河湟。”
“躋芳,修書一封,告訴督爾伯,讓河西軍務衙門照著此後一年榆林有兩千人過去,做準備。”
不過解決了這事,也讓劉承宗想到,第一批天山軍,本來按計劃去年就該回來。
但去年那邊在打仗,錯過了回來的季節。
如果今年要回來的話,這會天山軍應該就在路上了。
那批老兵回來,安置也是新的問題。
這讓劉承宗決定加強一下左光先的榆寧旅。
他對左光先道:“榆寧旅的軍官,一半從你們的部下里提拔,另外一半,由虎賁羽林二營各抽調各級軍官三百六十。”
一聽這話,左光先、馬祥乃至劉芳名和惠登相,都大喜過望。
羽林營裡的營騎對他們來說沒啥,但虎賁營裡全是元帥府最出色的人才,這批人成為他們這個新編旅的軍官,能在最大限度上提高這個旅的戰鬥力。
最關鍵的是,劉承宗把自己的寶貝放在這個旅,就意味著他們這個旅調到別處打仗的機會,要比其他駐防旅大得多。
而劉承宗也在心裡舒了口氣。
羽林虎賁二營騰出位置,天山軍就算回來,自己也不至於食言,有安置人家的地方,這事才算真正迴圈起來。
至此,困擾他的降兵問題,就算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