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鄭龍是我國的人,哪怕我們國家根本沒有從中收益。受糧食、石油等衝擊的農民、公司都可能在有心人有心組織的挑動下,矛頭對準我們。”
“你也不是外人。我們國家已經在為未來可能出現的變數做準備了。”
張棟樑整個人都緊繃起來。“局長你的意思是可能爆發戰爭?”
陳正風雙手交叉放在眼前。
“這是最糟糕的結果。不過,現在還不到那個地步。具體的要看未來的情況,要看鄭龍這個傢伙會不會回來。要看他未來會不會賣石油這些,還要看他能賣多少,打算賣多少?對現在的格局衝擊有多大。現在不過是防範以未然。”
張棟樑沉默了一會兒,問道:“上頭要我們做什麼?”
他不是傻瓜。局長跟自己說這麼多,絕對不可能是隨便聊聊的。
絕對是有任務的。
陳正風很滿意這個手下。
醒目!
“你們專案小組也要做預案。第一就是對方要是回來。頭一兩年要全力保護他的安全,等百姓的好奇心過了。你們立馬幫他換個身份去西南或者是西北過下半輩子。”
“要是對方不肯回來。那就要讓對方明白。因為他的緣故,國家遭受了多少攻擊。價格可以由他來定,但最起碼也要將糧食、石油專賣給我們。由我們來負責銷售。不能好處全部是他的,讓我們來承受後果。他的父母都還在這裡,一旦爆發最糟糕的後果,他父母也要受到影響。這件事你們一定要想辦法讓他知道。”
至於怎樣通知到對方,那就是這些下屬的工作了。
我身為局長,只負責決策。
張棟樑無奈的立正。“是!”
1941年。延安第一兵工廠。
幾個工程師,專家聚集在一個窯洞。
上面下達仿製研究、生產製造大炮的任務。
軍工部部長劉濎接到上級的任務,立即組織人員著手準備。
第一兵工廠上下都激動不已。
可是激動歸激動,現實的困難就擺在眼前。
沈洪提醒說。“我們廠,加上化工廠,現在得益地下工作者的努力,已經解決了發射藥,炸藥,起爆藥這些難題。但是我們冶金技術還是落後。以前主要是負責負責維修,復裝子彈。現在上頭要我們研究生產大炮。要是給我們足夠的零件,我們也能想辦法組裝起來。但要是叫我們生產加農炮的話,目前完全不可能。特種鋼沒有,鍛造機沒有,加工機床同樣沒有。”
劉濎瞪著對方。
他對我軍現在的情況,心裡再清楚不過了。
“沒有人逼你要造榴彈炮,首長不會好高騖遠的。一開始是決定先將迫擊炮搞出來!”
孫雲龍皺著眉頭說:“那就應該先定個目標,決定研究哪個口徑的好。不過我們的鋼鐵技術不夠關。製造出來的迫擊炮壽命只怕要大打折扣。”
常規的迫擊炮口徑有50mm、60mm、76.2mm、81mm、82mm、100mm、120mm、203mm。
再往上的口徑就不再是常規迫擊炮,是特大口徑迫擊炮,只有幾個國家列裝過。
劉濎看向在場的人。
“你們覺得我們現階段適合製造哪個口徑的迫擊炮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