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大概在哪裡,回家的路就有了規劃的方向。
趙為民看著地上簡陋的地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他這番專業的表現,讓林晚側目。
眼神中除了獲救的期望之外,還有一絲欣賞!
這個男人,竟然能從破碎的記憶和星空大海中,推匯出他們的可能所在。
簡直是不可思議!
“那我們……”林晚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接下來這段時間,我們要更系統地觀測和記錄,包括每天的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陽高度,風向以及洋流跡象等等,還要不斷修正我們的判斷,然後,為冬季的東北季風到來做準備。”
“然後就是早閒暇時間是要製作能遠航的木筏,還有儲備足夠的淡水和食物,這大海可是很無情的,要是沒有充足的準備就出海,很有可能會回不來!”
計劃既定,趙為民立刻行動起來。
他在木屋外平整出一小塊沙地,立起一根筆直的木杆作為圭表。
用來粗略測量正午太陽影子的長度,以此反推太陽高度角,輔助驗證緯度。
他每天黎明即起,記錄日出的確切方位。
黃昏時亦然。正午時分,則精準記錄影長。
他留意風向的變化,用草木灰測試。
觀察海浪的主要來向和岸邊漂浮物的趨勢,判斷表層洋流。
為了更加精準的採集到海水的溫度。
趙為民甚至用漁網採集更深層的海水,然後用嘴測定不同水層的海水。
方法雖然是粗糙了點,但也能提供一點參考。
起初幾天,資料似乎印證著他的判斷。
日出方位角略有變化,但大體在東方偏南一點。
日落則在西方偏北一點。
正午太陽高度角很高,影子很短,粗略換算下來,緯度確實不高,符合北緯15-18度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