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木材含有天然油脂或特殊成分,防腐效能就好很多。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樹幹要筆直。
不是說筆直的跟人造鋼筋一樣。
大自然中也不可能有這種絕對筆直的。
但要相對的筆直才行。
並且長度和粗細都要足夠。
作為木筏的主體浮材,自然越長越粗越好。
因為這樣可以減少連線點,增加整體強度和穩定性。
筆直則便於加工和組合,使木筏受力均勻。
趙為民不是專業造船的。
但造木筏其實也沒什麼技術含量。
上一世當專業求生人員之前,這些都是必學的科目了。
作為優秀求生人員,造一艘木筏還是問題不大的。
……
回到木屋後,看到林晚還在照顧懷孕的母岩羊。
趙為民並沒有把自己最新的發現告訴她。
就怕這次自己的資料又錯了。
免得她期望再次落空。
等把木筏造好之後,再跟她說吧。
反正也不急這一會兒了。
到時候就看她敢不敢跟自己,坐著木筏出海!
翌日,趙為民深入叢林。
準備尋找合適建造木筏的木材。
一路上,他用手敲擊樹幹,聽聲音判斷木質緊密程度。
又是匕首刮開樹皮,觀察木質顏色和紋理,聞一聞氣味。
還要目測樹幹的通直度和高度,估算可用材的長度和直徑。
可以說是忙得不亦樂乎。
經過一番仔細搜尋和比對,他最終將目標鎖定在了一種他稱之為“海島杉”的樹木上。
這種樹樹幹通直高聳,樹皮灰褐色,帶有縱向淺裂溝。
木質呈黃白色,紋理直,結構細緻。
用匕首試了試,硬度適中。
既不太硬難以加工,也不太軟易受損。
關鍵是自己記得之前砍伐這種樹時,其木材放入海中浸泡多日。
並未見明顯腐爛或被蛀跡象,耐腐性看來還是很不錯的。
而且這種樹長得夠粗,直徑普遍在三十厘米以上。
高度則是超過了十米,能夠為木筏提供很好的浮力。
屬於是造木筏的不二之選。
確定了主要材料之後,接下來就是捆綁材料。
普通的藤蔓在陸地使用尚可,但要長期浸泡在海水中就容易腐爛失去強度。
自己需要更耐用的繩索才醒。
記得之前捉公岩羊時,處理過一種韌性極佳的老藤。
那種老藤就很不錯,至少能夠經得起短時間的浸泡。
而且還有一定的耐腐蝕能力。
不過這次趙為民打算做得更極致。
他選取了那種既粗壯,纖維又堅韌的老藤。
然後剝去外皮,只取內芯。
接著就在海水和淡水中反覆浸泡捶打,進一步增加其韌性和防腐能力。
同時,他讓林晚繼續大量搓制樹皮纖維繩。
平時自己打魚之後,會留下一些魚油。
現在也排上了用場。
搓制纖維繩的過程中,將一些魚油塗抹滲透進去。
可以起到一定的放水防腐的效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