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一家算是第三支。
只不過三叔是自己爺爺王青山弟弟的兒子。
和自己爺爺不同,自己爺爺只有兩個兒子,一個是大伯王大吉,一個是自己老爹王大祥。
三叔的父親也就是自己的二爺爺。
他一共有六個孩子。
如果自己再早重生個幾年,還能看到自己二爺爺呢?
二爺爺前四個孩子都是兒子,三叔留在了村裡,二伯在二爺爺走後沒多久也走了。
二伯家的一兒兩女也都不在村裡,如果王新安一家離開,後來他們家那個房子會給二叔家自己的二哥王新林居住。
至於二爺爺家的大伯和四叔,兩人前些年去鎮上建板廠,算是立足在五山鎮了。
只不過後來板廠效益不好,廠子黃了之後,他們在做什麼?王新偉也不知道了。
畢竟那時候他每天忙碌自己家的事情都忙不完。
也是因為大伯和四叔在鎮上的原因,所以大姑才嫁到了鎮上。
還有一個小姑嫁到了另外一個鎮子。
其他人都暫且不說,只說大姑家的大姑父在鎮子上就是專門編織各種東西的。
沒事,趕集基本上都能遇到。
去找大姑家買幾個捂子(漁網),絕對是最簡單直接的。
“還是老爸你考慮的周全,那你明天去賣完東西之後,可別忘了去多買幾個,現在我才只下了三個網,你這下最好給我買六個,我多下幾個,每天也能多收一些。”
“甚至再多一些也沒事兒,反正這河套這麼長的。”
父親臉上閃過一絲得意。
兒子雖然有出息了,但是有的時候還是沒他腦子考慮的周全呀。
這個家還是要靠他才行。
“放心吧,不會忘的,你小子呀,就是考慮的太少。”
“反正都是要下網,為什麼只盯著咱們家這個河套呢?”
“大河那邊最近也沒什麼人,下網你就去也下上幾個,趁著這段時間能弄多少算多少。”
王新偉連忙點頭。
“那考慮的就是周全,聽您的,回頭您買多少我都找地方給他下上。”
父親更加開心了。
“行吧,不說這些了,趕緊好好看著,別放跑了蝲蛄。”
兩人順著自家河套最上面走到大橋的時候,就已經收穫了半斤多,然後順著大橋繼續往下走,到了王新偉最後一個網的位置,把網起了一下,放回去之後,他們的蝲蛄已經達到一斤半,接近兩斤。
沒有繼續往下走,畢竟天也不早了,所以他們又一路返回到大橋,從大橋直接出了河套,回家的時候已經有兩斤多了。
“明天的油錢解決了。”
父親開心的說道!
王希偉也跟著笑道。
“這可不只是明天的油錢,怕是都有一週的油錢了。”
父親笑的更開心了。
“可不是嘛,可惜咱們這河套裡的喇姑抓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