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書記。”
市長劉彥昌突然開口,語氣比剛才緩和了不少,看著沈青雲嚴肅的說道:“這專案要是真要搞,要不要先跟省委請示一下?畢竟是八個億的大專案,省裡點頭了,咱們推進起來也順利。”
這話一出,會議室又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向沈青雲。
按慣例,這麼大的專案確實要先報省委,但要是等省裡批下來,可能就錯過造冰的最佳時間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濱州的冰雕得在十一月下旬開始造,十二月中旬就得完工,不然溫度太低會影響質量。
沈青雲的手指在桌沿敲了敲,心裡快速盤算起來。
如果等省委批覆,來來回回耽誤了半個月,萬一造冰時遇到暖冬,不少冰雕還沒開園就化了。
“我去請示。”
他的語氣很堅定,目光掃過全場,沉聲說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鄰省的專案雖然晚,但他們動作快,要是咱們等省裡批下來,說不定他們就搶先宣傳了。而且造冰的時間就一個月,錯過就得等明年。”
他拿起方案,翻到最後一頁的時間表:“我已經讓房少安同志跟省文旅廳溝透過,他們原則上支援。咱們先開班子會定下來,明天就成立專案專班,一邊推進造冰,一邊補報省委,這樣兩不耽誤。”
朱曉元還想說什麼,沈青雲卻沒給他機會:“曉元同志,你擔心的回本問題,咱們可以籤責任書,專案專班對營收負責,要是達不到預期,班子成員帶頭扣績效。但要是成了,不僅能給濱州帶來旅遊收入,還能讓老百姓有更多就業機會,這比什麼都重要。”
會議室裡徹底安靜了下來。
常委們互相看了看,沒人再反對。
沈青雲把風險和責任都扛了起來,還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再猶豫就不是幹事的態度了。
“我同意。”劉彥昌第一個表態,拿起筆在方案上籤了字,“就按沈書記說的,先推進,再補報。”
張銀峰、楚俊生等人也跟著簽字,肖如水和朱曉元對視一眼,也拿起了筆。
沈青雲看著大家簽字的身影,心裡踏實了。
窗外的雪還在下,但陽光已經透過雲層,給冰殼裹著的雪松鍍上了一層金邊。
他知道,冰雪大世界的擴建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造冰、宣傳、招商等一堆事要做,但只要班子擰成一股繩,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老錢。”
沈青雲看向錢明遠,嚴肅的說道:“下午就把專案專班的名單定下來,房少安同志任組長,發改委、財政局各派一名副職參與;明天上午召開專班第一次會議,我要聽具體的造冰計劃。”
錢明遠連忙點頭:“好,我下午就落實。”
會議結束時,已經快中午了。
常委們陸續離開,劉彥昌走之前跟沈青雲握手,嚴肅的說道:“雖然急了點,但我覺得書記您考慮的沒錯。市政府這邊我會全力推進這個事情。”
沈青雲笑著點頭:“這件事還是要政府出面的,咱們一起把這事幹成,讓濱州的冬天火起來。”
他這是心裡話,這種事情離不開政府的推進,更不要說各個部門協調了,而且,沈青雲很清楚,想要把冰雪旅遊做起來,政府各個部門都要付出努力才行,光靠旅遊肯定是不夠的,服務質量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刻,他想到的是上輩子冰雪大世界開園時的場景:成千上萬的遊客圍著冰雕拍照,孩子們在冰滑梯上笑著尖叫,俄式餐廳裡坐滿了食客……
他知道,用不了多久,這樣的場景就會在濱州重現,而這一次,會比上輩子更熱鬧、更紅火。
………………
十月底的濱州,初冬的涼意已浸到骨頭裡。
市委大院到省委的民生大道上,銀杏葉被風捲得打著旋兒,有的貼在車窗上,留下一道淺黃的印子。
沈青雲坐在車裡,手指反覆摩挲著檔案袋的邊緣。
裡面裝著冰雪大世界的擴建方案,剛從常委會的熱烈討論中“突圍”出來,現在要闖的第二關,是省委書記顧青山的“細節拷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