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還在繼續,接下來是常務副市長肖如水彙報民生工作。
他推了推眼鏡,拿出一份《民生工程進度表》,看著眾人開口說道:“城西老舊小區改造,目前已完成外牆保溫和窗戶更換,水管改造從今天開始動工,預計十一月底完工,能覆蓋八百七十戶居民。明遠小學的地基澆築已完成,正在搭鋼架,按計劃明年六月封頂,九月開學沒問題。”
他頓了頓,語氣有些猶豫:“剩下的就是供暖問題,今年煤價上漲,咱們的供暖補貼可能要多準備三千萬,需要跟財政局再對接。”
“供暖是大事,不能讓老百姓挨凍。”
沈青雲的語氣很堅決,直接說道:“讓財政局先調劑,不夠的話從市裡的維穩基金裡面出。另外,要提前排查管網,去年香房區有幾棟樓停暖三天,今年絕不能再發生。”
“好的。”
肖如水連忙點頭:“已經安排了,從昨天開始,熱力公司每天排查二十公里管網,發現漏點當場維修,十月底前能排查完。”
隨後,市委組織部長張銀峰、宣傳部長楚俊生、政法委書記孫健依次彙報。
張銀峰提到下季度要開展“幹部實績考核”,重點看“民生專案推進”、“信訪積案化解”,不再唯報表資料論。
楚俊生計劃圍繞明遠小學做系列宣傳,挖掘基層幹部的實幹故事,避免形式主義。
孫健則彙報了國慶期間的治安情況,全市零重大案件,接下來會配合紀委做好辦案期間的安保,同時推進掃黑除惡回頭看。
沈青雲聽得很認真,每聽到關鍵處,就停下記筆記。
當聽到張銀峰說幹部調整的時候,他突然問道:“這次民政系統出了問題,幹部隊伍肯定要調整,你們有沒有考慮德才兼備的標準?比如派到基層的幹部,能不能優先選那些在反腐、民生一線表現突出的?”
作為市委書記,這是他非常關心的事情,之前的幹部不是自己任上提拔的,沈青雲不在意,但如果自己如今已經成為市委書記了,還提拔一批有問題的幹部,那就不能推卸責任了。
“已經在篩選了。”
張銀峰拿出幹部名冊,對沈青雲說道:“我們組織部梳理了近三年的考核結果,有十二名幹部在拆遷、信訪這些硬任務裡表現不錯,計劃下季度派到香房區、平房區的街道辦任職,同時從民政系統調出八名不作為的幹部,安排到黨校學習。”
“學習不是避風港。”
沈青雲強調道:“要制定考核標準,學不好、改不了的,該調整就調整,不能讓老實人吃虧,讓投機者鑽空子。”
會議開到了中午十一點,秘書長錢明遠看時間差不多了,便悄悄提醒沈青雲:“書記,該吃飯了。”
“再談談吧,把下個季度的工作安排完了再說。”
沈青雲淡淡地擺擺手道。
眾人面面相覷,也只能聽他的,這位沈書記看樣子是今天要有大動作啊!
只見沈青雲拿起筆,在筆記本上列了四條,直接說道:“第一,繼續配合省紀委辦好何晨光的案子,同時推進作風整治,十一月底前完成基層民政系統整改。第二,抓好經濟,這個月二十號前開好銀企對接會,十一月完成綠源玉米的認證,年底前落地兩個招商專案。第三,民生工程,十一月底前完成老舊小區水管改造,這個月底前排查完供暖管網,明遠小學按計劃推進。第四,幹部隊伍,十二月前完成基層幹部調整,開展實績考核。”
說完之後,他看向眾人,淡淡地說道:“大家看看,這四條有沒有遺漏,或者需要補充的?”
熊楊第一個發言:“民政案後續可能會牽扯出更多人,我建議成立維穩專班,避免引發輿情。”
“我同意。”
劉彥昌接著說道:“銀企對接會之後,能不能跟蹤回訪?防止銀行貸後不管,企業資金鍊再出問題。”
“這兩條都加上。”
沈青雲讓錢明遠記錄下來,嚴肅的說道:“維穩專班由孫健同志牽頭,跟蹤回訪由劉市長負責。還有沒有其他意見?”
會議室裡沒人再說話。沈青雲合上筆記本,站起身:“那就按這個重點來,每個常委分管的任務,每週報一次進度,我要親自督辦。”
他看了眼表,淡淡地說道:“今天就到這兒,下午大家把任務分解下去,別耽誤了進度。”
常委們陸續離開,熊楊和劉彥昌卻被沈青雲叫住。
“民政系統的案子要注意保密,別讓訊息提前洩露,影響辦案。”
他對熊楊說道,又轉向劉彥昌說道:“供暖補貼的事,下午市長你跟財政局碰個頭,務必落實到位,我下週要去熱力公司調研。”
兩人點頭應下,走出會議室時,正好遇到前來送檔案的秘書張耀祖。
沈青雲接過檔案,卻沒立刻翻看,而是走到窗前。
窗外的銀杏葉又落了一層,陽光透過枝葉,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他想起顧青山之前說的話,他告訴自己,濱州的反腐和發展要兩手抓,不能偏廢,心裡突然覺得沉甸甸的。
反腐倡廉是塊硬骨頭,經濟發展是慢功夫,民生工程又容不得半點馬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