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腦中一陣嗡鳴,他內心也是不由得緊張起來。
前腳天子剛說完世家,後腳便直指弘農楊氏。
意欲何為?
難道要拿我楊震開刀?
這一連串的疑問最終在他的臉上不斷放大,漾出了一絲絲惶恐之色。
“陛下,臣雖為弘農楊氏出身,但一心為漢,不敢有半分私心。
我弘農楊氏雖然宗族昌盛,但卻一直名聲頗好,從不禍害鄉里,欺壓百姓,郡縣災禍之際,族中更是響應朝廷,賑濟災民,還望陛下明鑑!”
楊震俯首,一番言辭,十分誠懇。
劉隆聽罷,也是一笑。
“難道朕剛才說的話太過直接,嚇到了他......”劉隆嘴角一笑,也是乾咳了一聲:
“先生多慮了,朕並無其他意思。弘農楊氏擁護朝廷,忠於漢室,這一切朕和太后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中,怎會不知你之一族的忠心。”
楊震緩緩抬起頭,臉色緩和了許多,對著劉隆一拜。
“先生乃是大儒,名聲遠揚,朕自小在宮中便知道您‘四知先生’正義言論,您是真正的儒士,有一顆赤誠計程車子之心。”
這一句話,是面前天子的認可。
灼灼之言,烙印於心。
楊震的眼眶紅了,他從沒想今日一面之緣的天子,竟給了自己這麼大的尊崇和認可。
“陛下......”
“先生不必如此,今日朕留下您,是有一事向您真心請教,還望先生不吝賜教!”
劉隆說完,對著楊震略微施禮。
“陛下萬萬不可......請您示下,下臣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楊震惶恐,急忙低頭說道。
鄧騭在一旁也是內心愕然,他想不明白到底有什麼事情讓天子如此禮賢下士。
但,這一刻,他倒是覺得自己的這個小外甥很是厲害。
三言兩語之間,就讓他好不容易才請過來的大儒俯首。
“看來陛下在宮中倒是跟著妹妹學到了不少,人雖小,但處事方面頗有她的影子......”鄧騭內心感慨。
此刻,劉隆站了起來,走了下去,徑直走到了楊震的身邊,坐在了其旁的椅子之上。
“先生,你剛才所說字典一事,正好說到朕的心坎之上了。但這件事情,朕還是要繼續做下去!”
劉隆望著楊震,眼中滿是堅定,問道:“先生,您可知為何?”
楊震沒有半分猶豫,立刻回道:
“陛下之心,乃是包藏天下,福佑天下士人。您想要透過字典以及紙張,為天下千萬百姓開啟一條上升的渠道。”
劉隆搖了搖頭,笑道:“看來先生還是不想與朕說內心的真話啊......”
“陛下,下臣不敢有半點隱瞞。臣內心確實有一件事情思量已久,但唯恐損傷朝廷之威儀,不敢輕言!”
“先生不妨大膽直說,今日我舅舅在此見證,無論先生言語如何激烈,今日朕都赦免無罪。”
鄧騭聞言,也是立刻說道:“伯起,陛下金口玉言,你且放心就是。”
楊震深吸一口氣,當下便說道:
“陛下,臣覺得如今朝廷的察舉制度,舉孝廉入仕頗為不妥,不論是朝中大臣還是司隸郡州,舉薦的人之中渾水摸魚不在少數。”
“這些人由於家族背景,亦或是儒士之間的利益關係,輕而易舉便可入朝為仕。
一旦官居要職,碰到那些毫無真才實學,只會裝模作樣之人,那後果不堪設想!”
忠義之言吶!
聽聞楊震之言,劉隆內心感慨萬千。
作為一名世家子弟,當著他的面,能說出這樣一番話語,那真可謂是‘士’子之心。
此刻,他更有把握交代自己心中的一些計劃。
劉隆一把抓住楊震的雙手,帶著激動的語氣說道:“先生錚錚之言,實乃讓朕感動不已。朕今日能遇見先生,聽君之言,一時間茅塞頓開。”
這一刻,楊震也是內心激動,他感受到了眼前天子的真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