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綏點了點頭。
“這個椅子又有什麼新奇的地方?”她指著躺椅說道。
劉隆笑了笑,一屁股坐了上去,身子一倒,椅子便前後晃動了起來。
“母后,這叫做躺椅,以後您處理奏章累了,可以躺在上面休憩,放鬆一下,這是兒專門為您設計的。”
“母后,您來切身體會一下!”
劉隆起身,趕忙扶著鄧綏坐了上去。
“不錯,隆兒有心了......”
這時候,宮女們也端著早膳走了進來。
“母后,先用膳吧,隆兒陪你一起。”劉隆想到之前小黃門的話,立刻關切地說道。
“好!也是許久沒和隆兒一道用膳了。”鄧綏一笑,玉手拉著劉隆走向了飯桌之前。
吃飯的途中,劉隆也是不斷給鄧綏夾菜,讓她多吃一點。
“母后,近來您都消瘦了許多,多吃一點,這天下還得你操持著!”
“知道啦......你都說了多少遍了,自己也快點吃。”鄧綏內心甜蜜,摸了摸劉隆的頭。
這個早膳,鄧綏吃的很開心,胃口都好了許多。
“母后,告訴您一個好訊息,如今紙張在張衡等人的努力下,已經完全改良。”說著,劉隆從懷中拿出了一個小本子。
“母后您看,這是兒命人為您製作的紙本......”
這個紙本十分精緻,外面是用打磨光滑的牛皮做為封面。
鄧綏摸了摸,翻開之後,潔白無瑕的紙張顯露出來,很是順滑,其上的纖維狀已經很少。
“這比之前好太多了,看來隆兒確實下了大功夫。”
“當然啦,現在的紙張已經基本完善,洇墨之感不再出現,再等一段時間,朝廷的奏章我看可以更換為紙張了。”
鄧綏點了點頭,內心期待。
一旦竹簡更換為紙張,那麼在記事和處理效率上,一切都會方便太多。
“看來母后聽你之言,將張衡派去少府,還真是做對了!”
“張衡此人有大才能,在機巧方面很是有想法,母后還請放心,此人日後必將為我大漢做出巨大的貢獻。”
劉隆說起張衡就是一臉滿意,毫不吝嗇地誇讚道。
“造紙有功,當賞!還有少府的工匠凡參與之人,也都賞賜百錢!”
“兒替他們謝過母后了。”
說完,劉隆再一次拿出了一個小東西,說到:“母后,這個為墨筆,整個天下就只有兩支,你一個我一個。”
“咦——墨筆?這個木質的東西怎麼使用......”
鄧綏看著這個圓柱形的筆桿子,好奇地說道。
劉隆拿過鄧綏手中的紙本,說道:“母后,這個墨筆不像毛筆一般是手持,而是這樣握在靠近筆尖之處。”
隨後,他寫下了一句話:敬贈母后——隆兒。
“這東西還真是小巧玲瓏,寫出來的字有板有眼,十分方正,真神奇。”鄧綏接過墨筆,仔細觀察了起來。
筆身雕有花紋,十分精美,筆尖是羽毛的根部凝成的,上面還帶有墨痕。
“母后,這木質筆桿子是用竹子做成的,其內則是用數根羽毛打磨成的一根容納墨水的容器,書寫的時候筆尖用力,墨水便會從筆尖滲出。”
鄧綏拿起筆,也是按照劉隆剛才握筆的方式,在紙本上嘗試寫字。
“這小東西母后用的很不順手......還沒毛筆好寫。”她輕笑道:“不過隆兒做的,母后就收下了。”
這東西不過是劉隆仿照後世的筆嘗試製作的,目前確實沒有毛筆好用。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期間劉隆也為其細說了雕版印刷的計劃,連連引得鄧綏讚歎。
“我兒有大智慧!”
隨即,鄧綏便直接起身。
“走吧,今日政務甚多,與母后一道處理......”
——————
(感謝送推薦票和月票的朋友......這兩天有點事情,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