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子,繼續讓各處冶煉坊加緊武器軍械的打造,尤其是甲冑方面,一定要快些提升製作效率。”
張衡一臉凝重,點了點頭:“陛下放心,如今武器軍械方面打造方面已經形成了標準的工藝流程,臣在陛下當初的百鍊鋼工藝上又進行了工藝改良,武器強度提升不少,且打造起來也快了許多。至於甲冑方面,目前臣又調撥了一批工匠過去,全力以赴製作。”
聽著張衡的話,劉隆也是重重拍了拍張衡的肩膀。
“平子,這幾年你在冶煉坊辛苦了。朕知道你喜歡機巧,喜歡算學,這幾年朕一直讓你做這些事情,倒是委屈你了。”
張衡內心一震,十分感動。
有些老淚縱橫。
說實在的,從地動儀的研製成功之後,他便一直潛心督造武器軍械的打造以及冶煉技術的革新,每日的重複極為單調。
但是,他卻沒有一絲怨言,一直勤勤懇懇。
“陛下,臣甘願如此,為了陛下的計劃,為了朝廷的大計,捨棄個人的喜歡好又算得了什麼,沒有陛下,怎麼會有今日的臣。”
一番內心的表白,不僅是劉隆欣慰,也讓其一旁的鄧鳳頗為感慨。
身為劉隆最心腹的他們,這幾年皆都是如此。
“陛下,我等做這一切無怨無悔,為了陛下的千秋大計,即便捨身赴義也心甘情願。”鄧鳳一臉鄭重,同樣訴說出自己內心的堅定。
劉隆目光閃爍,臉上露出了微笑。
“朕有卿等,其心甚幸!”
君臣三人,久久凝視。
“陛下,還有一件好訊息。”鄧鳳平復下心情,笑著道:“陛下,南陽汝南潁川三郡聯名上表,感懷陛下天恩浩蕩。自從陛下召回了這三軍的徭役更卒,便一直讓他們感恩戴德,去年三郡糧食大豐收,他們響應朝廷號召,都願意捐贈錢糧。”
“好!”劉隆聽罷,大笑一聲。
“這群人到底還算明白人,不枉朕一番苦心。”
鄧鳳隨之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
“陛下運籌帷幄,臣佩服。這群世家豪族都是人老成精,內心也有尺度,知道什麼時候出出血。”
“出出血也好,既然坐在我大漢這艘船上,就也該拿出一點誠意。”
“陛下說的是,我鄧家這次也是第一個站出來響應朝廷的號召,南陽的一眾家族們也是熱情最大的。”
“不錯。”聽聞鄧鳳的話,劉隆也是饒有興致看了其一眼,緩緩道:
“舅舅倒是深明大義,這幾年不光教授朕軍中之事,就連族中之人也教育的這麼忠義,可謂是勞苦功高。”
鄧鳳苦笑,趕緊道:“多謝陛下誇讚,這些都是臣等該做的。”
張衡在一旁聽著兩人的對話,也是突然冒出了一句。
“陛下,鄧侍郎忠心可鑑,臣覺得如今的鄧家和當初的竇家確實大不相同。”
這句直言不諱的話也是讓兩人紛紛看了過來。
此話,太過尖銳。
鄧鳳面色古怪。
劉隆也是有些錯愕。
直至半響,他才回過神來,大笑道:
“平子倒是個老實人......鄧鳳,看到了吧,既然平子都這麼說,那一定是咯。”
“陛下聖鑑!”鄧鳳尷尬中,乾咳了一聲,繼續道:“陛下,今日桓良告訴臣,目前修路已至京兆尹,快要到長安了。下一步正打算分出兩路,一路繼續向西直抵右扶風,一路轉向北面,去往左馮翊。
另外,通往關中諸軍節度營的路雖然不能鋪設到,但是在桓良的考量下,也正在開拓路基,完成壓實這一步。”
“不錯,兩年多的時間能夠做到這一步,看來桓良倒是下了功夫......”
劉隆內心清楚,按照如今的上生產力,兩年多的時間三百多公里將近四百公里,已經是出乎他的意料了。
不過,他也知道,隨著水泥工坊以及修路設施的改進,修路的速度將會越來越快。
“你傳令給桓良,通往前線大營的路繼續加快開拓,即便不能鋪設,也必須完全打通。”
“諾!臣明白。”鄧鳳點頭回道。
......
就在三人繼續商議之間,蔡倫的身影匆匆出現了。
“陛下,任尚來洛陽了,如今已經去了鄧車騎府上。”
劉隆聞言,神情立刻一凝。
“任尚不在西河郡駐守,前來洛陽做什麼?”鄧鳳同樣眉頭緊皺,內心疑惑道。
當初,劉隆將此人調離關中前線的原因,他最清楚不過。
如今突然抵達洛陽造訪他的阿耶,目的究竟是什麼?
“這任尚可還真是閒不住啊。”
“難道說......”鄧鳳聞言,立刻心頭一震道:“陛下,這任尚想要重新回到關中?”
劉隆冷哼一聲。
“他,沒有這個機會!”
————————————
最近手頭有點工作,抱歉哈。
【感謝思念的一張月票,謝謝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