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禾---季軍師乃是六年前來到此處,那時洪林英也是剛駐守青山隘不久。
那一日,季文禾入城後來到城內大帥府門前,直言要面見洪元帥,守門軍卒怎麼可能輕易放行,並且還想從其身上訛詐些銀兩。
幾番話語下來,季文禾已明瞭幾名守門軍卒之意,便不再多言。
不見他有什麼動作,只是大袖一拂,那幾名軍卒就已動彈不得。
隨之,他便徑自直入內府而去。
沿路遇見不少巡邏小隊,紛紛合圍擒拿,但幾乎只是一個照面,一個個軍卒便都原地僵直,無法再動彈分毫了。
洪林英正在內府大堂休息,以他的內功早已聽見院內呼喝之聲,正待起身觀看,忽覺大門處人影一閃,已有一黑袍文士來到大堂之內。
其身形鬼魅,行走間無聲無息,曉得是洪林英生生死死見過不知多少,也被這突然到來的一幕,著實嚇了一跳。
以他的武功,竟然也沒能看清黑袍人是如何進來,而更讓他驚駭的是,此人輕身功法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晃動間,竟然帶不起半點衣袂之聲,這可是他平生所未見過,最為高明的武功。
人在施展輕功時,由於快速移動和空中摩擦,肯定會帶來衣袂之聲,那根本就是無法隱瞞,所以夜行人才會一身緊衣,就是為了減少發出聲音。
而此人一身寬大黑袍,行動間卻如鬼魅無聲,其武功之高,絕不是他可以匹敵。
直到黑袍人站定後,洪林英這才看清來人乃是一黑袍文士。
年約三十多歲,身高約有七尺許,臉型狹長,面色青白,但透著不正常的紅暈,一縷長鬚飄灑胸前。
黑袍人自稱為“季文禾”,乃江湖一隱身門派中人,前幾個月因入山採藥時,不慎被一不知名毒蟲所傷。
在這西南邊陲,連綿大山無盡無止,不知有多少萬里,其中之毒蟲猛獸更是不計其數,即便是祖居於此的老獵戶,叫不上名的毒蟲猛獸也佔七成之多。
所以,洪林英對此說法並不奇怪,他以前就進入過大青山稍深的地方,也是相當清楚裡面情況。
季文禾言道經過數月的療傷,也拜訪了不少好友、名醫,卻也沒有解除他所中之毒,此毒已慢慢浸入其五臟六腑。
所以,他就入軍想出任府中幕僚,而他唯一的條件,就是讓他在軍中挑選一人,收做弟子。
季文禾的門派乃是世代單傳,他尚未有收徒,現在身中劇毒已是時日無多,故而一心想著自己門派,要如何能夠傳承下去了。
洪林英也是大感意外,本來以為以此人武功之高,是前來索要什麼好處,或是敵方之人前來刺殺自己,而對方最後提出的要求,卻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只是對方這般高強身手,莫說尋找一名弟子了,就是十名、百名都是輕易之事,為何偏偏要來到軍中?
但季文禾卻言他的武功心法特殊,可能萬中都無一,故而才想到了軍中兒郎。
洪林英一想之後也就答應了下來,一來是他對此人看不透,動起強來,只怕自己可是落不得好。
二來幕僚府中本就有很多,重要事情還是自己說了算,只要季文禾不參與重要軍機,想來也不會有人說閒話。
至於軍中挑選一人傳承門派,這倒是小事了,軍中幾十萬人,只要他有那閒心,就由得他隨意去挑了。
但接下來的事情,卻讓洪林英越來越吃驚了。
其一,距此不久之後,接連有數次孟國敵方來襲。
第一次的時候,在斥候探得軍情回報後,洪林英在軍中與軍師、諸將領,在商量好對敵之策後,就回到元帥府內。
不想季文禾半夜卻來到他的住處,告訴他敵方的進攻意圖與部署。
他所說的訊息,雖然有很多洪林英他們這邊已經刺探到了,但有幾處描述,卻是洪林英所不知道,或者所說是斥候未刺探到。
雖說已任命季文禾為幕僚之職,但洪林英怎能輕易相信此人,哪怕是季文禾所說大部分事情,也和自己所得訊息差不多。
可一想到以對方的身手,如果一旦去了城外,遠遠地吊在斥候身後,當然就能獲取到不少的訊息。
於是洪林英打了個哈哈,當面感謝了一番後,說稍後便與軍中諸人商議此事,那季文禾聽罷只是一笑,也不相勸,便轉身離去。
待得凌晨時分,敵方大軍突然襲擊而至,洪林英從容率部出城迎敵,這也是在他們意料之內的敵襲。
雙方在城外,便掀起了一場大戰,直殺的屍橫遍野。
到了天亮之時,雙方將卒均疲憊不堪,不約而同中,開始向自己後方緩緩撤去,洪林英自也是撤兵入城。
除了這主攻方向,東西兩側山上他也有派兵把守,對方想利用山上樹林側翼進攻的意圖,他們早已明察,這一切都在計劃之中。
誰知當他們撤兵至城門口時,忽然大地震動,悶雷般的重響,自遠方滾滾傳來。
對方那些疲憊不堪,走路都有些木訥的撤退中士兵,突然就向兩側一分,當中閃出一條寬闊大路,滾滾塵煙自他們身後迅急而來。
一隊重騎忽突而至,只是十幾個呼吸間,就已殺至正在撤退的皇朝軍卒面前。
這讓撤退中的皇朝軍卒,根本來不及組織重盾迎敵,一時間殺聲四起,血肉橫飛。
洪林英見事不妙,當即立斷,立即拍馬入城下令立即關閉城門,可憐至少還有一萬多軍卒還在城外,無法撤入城內。
只能絕望中拼命地在城外廝殺,但在沒有重鎧的保護下,如何能敵得了那來去衝殺的重鎧重馬。
只約莫半個時辰左右,城外皇朝將士就已全軍覆沒,被屠戮一空。
但也就這半個時辰的時間,洪林英已組織起了城內僅存的兩萬大軍,在城頭做了重重部署,並遣快馬拿著令箭出了北門,去中軍大營調兵來援。
只是在大軍來援之前,敵方已不要命的開始攻城,有數次竟然都攻殺到了城頭之上。
洪林英奮不顧兇險同,親自上城督戰殺敵,一波波軍卒倒下,又一波波上去,終是堪堪拖到了己方援軍到來。
待得己方援軍源源不斷自北門增援而至時,敵方見事不可為,這才只得鳴金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