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大攤上,胖商人黑著臉,指揮夥計把帶來的上好綢緞、皮貨收起來,換上大鐵桶,開始生火熬煮薑湯,旁邊牌子寫著:“熱薑湯,一碗一文,姜足料”。
冰雕園準時開門。
人流在規矩的引導下,變得有序。先到車馬場停好車馬(或直接下接送車),交一文錢停車費。
然後步行至園門口,排隊買票入園。孩子們迫不及待地衝向冰滑梯和迷宮,大人們則流連於鬼斧神工的冰雕前,嘖嘖稱奇。
玩餓了,冷了,就循著香味走到村西車馬場旁的商攤區。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烤紅薯的焦香,薑湯的辛辣,羊雜湯的濃郁,糖葫蘆的甜膩…交織在一起。
價格童叟無欺,東西實實在在。三文錢能買到一個烤得軟糯流蜜的大紅薯,一文錢能喝上一碗驅寒暖胃、姜味十足的湯水。
沒人敢耍滑頭,價目表就戳在那兒,季如歌偶爾會如同幽靈般出現在某個攤位前,隨手拿起一個烤紅薯掂量一下,或者舀起一勺薑湯聞聞,攤主們無不屏息凝神,冷汗直流。
園子裡,損壞冰雕的事情幾乎絕跡。巨大的賠償金額木牌如同無形的警告。冰屋裡坐滿了喝湯取暖的人,五文錢一大碗撒足了胡椒和蔥花的羊雜湯下肚,渾身都舒坦了。冰滑梯下排起了隊,笑聲依舊尖利,卻不再混亂。
傍晚,酉時閉園。
接送車隊再次忙碌起來,將意猶未盡的遊客安全送回各條線路的起點。
喧囂散去。車馬場裡,商販們開始收攤。老張頭數著今天賣糖葫蘆得來的銅板,佈滿皺紋的臉笑開了花。
胖商人看著鐵桶裡見底的薑湯和錢匣子裡薄薄一層銅板,嘆了口氣,利潤是薄,但勝在安穩,沒風險。
祠堂裡,燈火通明。老村長和幾個村老守著幾個沉甸甸的大木箱,裡面是今天的門票錢、停車費、接送車費,還有競標攤位的租金和押金。銅錢碰撞的聲音清脆悅耳。
“柳樹屯線車錢,收了一千三百四十二文…”
“丙字區攤位租金,收了一百六十文…”
“甲字三號大攤押金,二十文…”
一筆筆賬目報出來,老族長的聲音不再顫抖,只有激動和難以置信的喜悅。他拿起一個銅板,對著燈光看了又看:“也好,大家也多了一點進項。”
雖然價格不高,但是村長說了,這是開啟知名度。
現在都是半賣半送,但知名度開啟之後,再重新統一價格,讓大家都有錢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