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漢當神棍,太子哭著求我篡位

第26章 風向再轉 詔意臨界

“這不是退,是推。”

“你這是把整個朝堂——都推到朕的面前。”

楊洪抬起頭,目光依舊冷靜剋制。

“臣不敢妄議儲位。”

“臣所做者,不過讓人知:太子既擔政,當擔責;若擔責而無名,天下之責,歸於何處?”

“若將來一事不利,是臣之罪,還是太子之過,還是——聖心未決之果?”

漢武帝聽得手指微緊。

他望著楊洪,第一次沒有質問,沒有譏諷,甚至沒有拒絕。

只是輕聲道:

“你是要朕,在春前立儲?”

楊洪緩緩跪下:

“臣不敢逼,只願天下不疑。”

“若聖心已定,請下詔;若聖心未定,臣願收權辭位,以還朝局清明。”

這一句落下,殿中沉寂如死。

許久,漢武帝緩緩閉目,輕聲道:

“你若真辭,東宮就塌了。”

“太子還撐不起來。”

楊洪低頭,不言。

漢武帝終於嘆了口氣。

“你也累了。”

“去吧,回去等朕的決定。”

楊洪離殿時,夜風撲面,心頭卻比夜更沉。

他知道,皇帝的這句“回去等”不是允,也不是拒。

是他還在猶豫,還在拖延。

但好在,局已經壓住。

只等皇帝最後一筆。

東宮內,劉據見他歸來,匆忙迎上來。

“他說什麼?”

楊洪微笑:

“他說,讓我們等。”

“那我們……要停嗎?”

楊洪搖頭:

“我們不停。”

“我們繼續理政,繼續布事,繼續送案。”

“他越不說,我們就越把‘攝事’做得像真的。”

“最後,就看他是說一句‘立’,還是繼續不說——直到所有人都不再問。”

當夜,楊洪獨坐堂內,將太子講策第一篇手錄重新翻出。

上面墨跡未乾,字字鋒利。

他看著那行標題《以身論道》,忽而苦笑一聲:

“講得好。”

“可現在,不只要‘論道’,還得——奪天命。”

他放下講策,取出空白詔書紙料,輕輕在底角寫下一行:

儲君攝事,如無明詔,天下將各自書其心,諸侯將各自為其是。

非臣等逼上聖座,而是——聖位不能久虛。

寫畢,他將紙封入案底,密封。

這一封,是最後的手筆。

也是一個預告:

若你還不寫,我便寫給天下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