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林照安置於一處山廟破屋,用自己的袍裹住她,燃起火堆,取雪化水,為她喂藥。
她一動不動。
他坐在她身邊,一夜未眠。
手中,一頁殘破的紙是他未寫完的新律草案。
他將這紙塞入懷中,低聲道:
“你別死。”
“我還沒寫你。”
“你是律書的最後一章,如果沒有你,這本書就沒有結尾。”
“你若死,我就殺光這天下所有的偽譜之人。”
“我叫他們血償。”
長安,未央宮。
劉徹坐在甘泉殿內,聽完陽陵之變,沉默良久。
他緩緩起身。
“傳朕令……”
“設律問議朝,召楊洪回京,朕要問問他。”
“他這條律之路,要怎麼走下去,他若能答得朕心,朕給他一個位子。”
“若答不得斬。”
群臣譁然。
而在東宮之中,蘇婉音披甲待命。
她知道,楊洪若回,是生死一線。
她必須為他撕開路。
她站在律東閣前,回望長安宮牆,輕聲自語:
“你若活著回來,我便為你立廟。”
“你若死我便替你,殺。”
太初元年,正月初六。
長安未央宮內,設律問議朝。
這是漢武帝劉徹親設的新制朝議,非三公九卿之議,非朝章舊制之儀,而是為一人,一事,一道而設。
為復生律,為楊洪,為譜之外的天下。
朝會設於宣室殿。
殿高九仞,雕金砌玉,四壁懸律卷,譜錄,刑圖,宗系圖,正面懸掛“法立於心,律歸於人”八字匾額,由皇帝親書。
劉徹坐於御座之上,身披玄袍,神色冷峻,眉宇間隱壓雷霆。
今日朝上,百官齊列。
左為儒黨宗綱派,以劉胤為首,宗正裴遷,太常周清,太傅梁寬並列。
右為律黨變革派,蘇婉音獨立一席,王啟年持律案隨侍,東閣律使二十餘人列於階下。
太子劉據位於堂前左側,神色沉凝,不言不動,眼神如海底沉石,望不出情緒。
堂外鼓鳴三通,內侍高聲唱報:
“律使楊洪,到!”
殿門緩開,眾臣齊望。
只見楊洪一身玄衣,血痕未褪,右臂纏著繃帶,步履雖穩卻帶微跛,一步步踏入殿中,如踏血上朝。
他未佩印,不著官服,不隨儀仗。
他是一介平民。
卻也是今日議朝的焦點。
他走至殿中,未跪。
只是長揖,朗聲道:“楊洪,奉律而來。”
劉徹目光如電,盯著他良久,方才開口:“你可知今日為何召你?”
“為律。”
“你可知你以復生之名,私設兵,殺宗支,毀譜統,焚祠廟,天下皆謂你亂臣賊子?”
“臣知。”
“你認罪?”
“臣不認。”
“為何?”
“臣殺人,是律下之罪,臣毀譜,是偽譜之惡,臣所行,皆為律正。”
“若此為罪,臣願以身赴刑,但求天下再無譜上冤魂。”
殿上一片譁然。
劉胤首位而出,冷聲道:
“楊洪,你以一己之私,廢千年宗綱,辱祖宗之制,令宗支血統盡失尊位!”
“你要的不是律,是權!你要做的不是替天行道,而是取代皇權!”
“你要立的不是法,而是你自己!你敢認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