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叔以前也被麒麟這樣看過,麒麟對元氣很敏感,風叔能在體內逼聚出元氣,麒麟能嗅得到。”
少典一聽,很高興:“要真是新一代人王,就能告慰父親了。他在世時,一直教我元氣執行之法,可惜我怎麼學都學不會。”
這時常羲從姜水趕了回來,替女登接生,果然生下了一個男娃。
麒麟一直守在山洞門口,時不時探進腦袋來瞅這個娃兒。
這娃兒有點怪異,他會哭鬧,要用花花草草逗他才罷休。
滿週歲之後,恢復了記憶,這天少典在外面摘了些野果回來,這小娃兒能喊得出野果的名字。他喜歡聞一些果葉的味道,而且光憑味道就能說出野樹的名字。
人族以野獸為主食,魚類為副食,野果一般用來解渴、調節屙屎難(便秘)之用,發展至今,很多常吃的野果都命了名字。
由於人族地盤是長期固定的,附近的獵物漸漸少了,因此負責打獵的族人要跑很遠的地方去,偶爾會碰上猿人部落,發生衝突。
但猿人不知道人族已經喪失了神通,只有未婚的男女還有神力,即便如此,光憑神力也能以一敵十,打得猿人滿地找石頭,一見有人族出現,都是繞著走。
除非碰上落單的人族,趕路的人族,才敢挑釁一下。
不知不覺,時間又過了五年,女登生的男娃已經六週歲了,會跑會跳,卻跟別的孩子不一樣。別的孩子都是各種玩耍,而他只喜歡去摘些花花草草。他把草葉子、樹葉子搓出汁,去聞那股青味、苦澀味。
這天,姜連山從姜水過來看望大女兒女登。
男娃在山腳下摘草葉搓汁,姜連山從山洞裡出來,見這男娃只喜歡親近花草樹木,就有些好奇,上前來問他:
“你為什麼要把草葉子搓出汁來呢?”
“回外公,搓出汁好聞。”男娃道。
伏羲沒走之前,將父母兄妹按八卦排了次序,還定了方位:老父在南,老母在北。長男居東北,長女居西南。中男在正西,中女在正東,少男居西北,少女居東南。
這是在群居部落中,最早萌發出來的家庭觀念。
伏羲提出的家庭觀念不是為了分裂部落,而是用來劃分輩分。
少典娶了女登之後,與姜水部落的聯動變得很頻繁,姜連山經常來黃熊氏部落探親,但在身份上一直沒有一個稱謂。
少典根據伏羲的這個“家庭觀念”,加上了女方的“家庭觀念”,從而確定出了外公、外婆,舅舅、舅媽的稱謂。人倫系統得到了豐富。
“你搓的這草,叫洩氣草。”姜連山不會逼聚元氣,姜水部落的族人要是生了病,他只能靠草藥來醫治,所以他經常去採草藥,對花花草草比較熟悉,“族人肚子起脹氣時,吃這草就能把肚子裡的脹氣,給放出來。”
男娃聽到這話,就伸出舌頭,把手上搓出來的草汁給舔進肚子裡去了,然後伸出手指頭,沿著自己的脖子一路劃下肚子:
“外公,我能感覺到草汁吃進身體後,在身體怎麼走的路線。你瞧,它現在到了這裡,然後在這裡分叉,分了三條路,向著這邊,還有這邊,這邊在走。”
男娃點到了胃的位置,然後比劃著在胃那裡分出了三條路線,分別朝著三焦的方向遊走。
姜連山大吃了一驚,雖然他不知道人體五臟六腑的名字和位置,但看到男娃用手指,指著藥性遊走的路線,就知道了這草藥是如何解脹氣的原理,頓時高興壞了,一把抱住這個外甥:
“神娃,神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