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漠月

第65章 除夕血案 - 6

太子這時開了口:“父皇,萬致遠說的有理。習武的孩子畢竟不如學文的孩子那般沉穩,打打鬧鬧的都是常事。如果因為打了一次架就被認為有殺人的動機,未免有些武斷了。”

“就是!”致遠不服氣地嘟囔道:“再說了,那天丟臉吃虧的是他,真要說尋仇,也該是他來刺殺我才對。”

萬度歸在旁邊輕聲咳嗽了一聲,提醒他注意言辭。他問範子梁:“範尚書,你剛才說唐參是昨夜遇刺身亡,不知仵作驗屍是否能驗出他死於什麼時辰?”

範子梁答道:“準確時間無法確定,但應該是在昨日戌時到子時之間。”

萬度歸道:“昨日本公回府是在酉時二刻,回府時犬子正在院中放煙花,在那以後直到子時,本公都與犬子在一起,可以證明他那段時間從未離開過國公府。”

範子梁客氣卻不以為然地笑了笑,道:“國公爺的證詞下官自然是相信的。只是……”他做出抱歉而為難的樣子,“您也知道,刺殺朝廷命官這是大案,這樣人命關天的案子,直系血親的證詞總歸,總歸會弱一些。不光是您,您府上的人的證詞只怕都不足以讓世人信服。”他建議似地問:“有沒有什麼不相干的外人可以證明?”

萬度歸眼前一亮,道:“正巧昨日本公府上有兩位來自西域的女子可以證明。”

萬度歸的回答似乎有些出乎範子梁的意外,他張了張嘴,訕訕地剛要回應,東平王卻突然說:“那兩個西域女子的證詞也不足信。”

“這又是為何?”萬度歸怒視著東平王質問。

“據本王所知,那兩個女子是萬二公子從西域救回來的。萬二公子對她們可以說是有救命之恩的。貴府還將她們養在府裡,這就和當年的顏華一樣。朝廷內外誰不知道,顏華對萬家的忠誠,那可是雖非血親勝似血親的關係啊!而且搜府那天本王還見過其中一位,那姑娘和唐參還發生了衝突,要說萬二公子為了給那姑娘出氣而殺了唐參都說得過去,怎麼能讓那姑娘再給萬二公子作證呢?”

東平王的強詞奪理讓萬度歸很氣憤,但是當他抬頭看向皇帝,卻發現皇帝似乎並不認為範子梁的要求不合理,他面色威嚴地坐在龍椅上,好像在認真地聽,又好像是在仔細思考。

範子梁趁機補充道:“據前日在銅場街目睹萬二公子和唐統領鬥毆的人會議,萬二公子的武藝遠遠超過唐統領,只一招就將唐統領制服。而唐參被殺的現場,幾乎沒有任何打鬥痕跡,很明顯唐參是被一招斃命。放眼京城,能有這樣好手段的人並不多,而萬二公子正巧就是其中之一。”

高陽王冷笑一聲,道:“真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範子梁不以為意,繼續說:“還有,萬二公子剛才說和唐參之間沒有私怨,只怕不實吧?全京城都知道,一個月前唐參曾帶人包圍強搜過國公府,聽說貴府世子夫人還因此險些滑胎。這應該算是國公府和禁衛軍之間的過節吧?”

“範尚書以為這是私怨?”萬致遠一面在心裡暗歎父親的教誨的正確,一面在臉上露出不可理解的表情。“唐參是禁衛軍統領,維護京畿治安是他的職責。搜府時雖然沒有陛下手諭,但是當時東平王殿下在場,由唐統領帶人去後院檢視是殿下和嫂嫂商議的結果,並非強行搜府。而在府外設崗監察也是禁衛軍執法的正常手段,於理於法都無可厚非。我們國公府沒把這事當做私怨,難不成範尚書認為國公府應該因唐參執行公務而與之結怨?”

“這……”範子梁沒想到傳說中年少氣盛,爭強好勝的國公府二公子竟然能說出這麼識大體的話,一下子又有些語塞。

高陽王上前一步,眼角瞥了一眼站在另一側的東平王,道:“皇祖父,唐參在京城裡仗勢欺人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當街打架、與人結怨的次數只怕數都數不清。如果單憑萬致遠曾經唐參打過架,武藝高於唐參,國公府和禁衛軍在公事上有些小摩擦就懷疑是萬致遠刺殺了唐參,那全京城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應該同樣被懷疑呢!僅孫兒知道的,就有不下十人,其中還包括太師的孫子、尚書令的女婿、御史中丞家的家奴。對了,”他轉向範子梁,“範大人,我記得上個月,令郎曾在點絳唇和唐參為了搶一個頭牌姑娘打過一架,為什麼您不懷疑令郎會去刺殺唐參呢?”

範子梁額上立時滲出冷汗。倒不是因為自己兒子也和唐參有過沖突,而是當著皇帝的面被揭發自己兒子的風流醜事,顯得他這個當父親的教子不嚴。他用袖子擦了擦額上的汗珠,稍稍鎮定了一下,避重就輕地賠笑道:“呵呵,這個,犬子雖然小時候也跟著教習師傅學過些功夫,可是他不是塊練武的料,那花拳繡腿的……”他的意思很明白,自己的兒子功夫不好,不可能一棒子就從後面打死唐參。他自以為這個理由很充分,卻不料高陽王突然追了一句:

“自己打不過,還可以買兇嘛!反正只要跟唐參打過架,有私怨,就有殺人的動機呀!”他看向東平王,微笑著問:“王叔,您剛才是這個意思吧?”

東平王哼了一聲,眼睛看向另一邊,明擺著一副根本不打算答話的樣子。

高陽王顯然對於自己這位王叔的態度早已習以為常,不在意地聳了聳肩,又回過頭來看向範子梁,道:“範大人,兇手在除夕之夜暗殺朝廷武官的確喪心病狂,但您從一進來就說萬致遠有重大嫌疑,卻始終沒有拿得出手的證據。讓陛下、太子殿下和兩位王叔大過年的在這裡聽你說一些子虛烏有的猜測,實在是不應該啊!”

範子梁連忙又要解釋,忽然覺得一道目光從他臉上飛快地掃過,在他的腦子裡劃過一道清明,他清了清嗓子,一開口,氣場竟然也瞬間變得不一樣了:“臣說萬二公子有嫌疑,當然不是僅憑他曾和唐參當街鬥毆做出的判斷。”他提高了聲音,道:“臣認為萬二公子有重大嫌疑,是因為臣在唐參遇刺的現場發現了一件物證!”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