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宗師

第78章 誅心

中國的有句老話說的好,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所以已經具備了宗師氣度的張策,雖然佔了上風,但在最後得勝的關頭,仍然是收了手,斂了火氣,在南北武林高人的見證下,確立了太極通臂拳宗師的名聲,並將新來的兩名學員領了回去。

但中國還有句老話亦說,有仇不報非君子,忘恩負義不丈夫。

這麼說,絕非是說黎千斤,人家好歹也是成名多年的南拳大師,輸了便是輸了,張策已經當場給他留人留面,若是再糾纏下去,豈不是讓南北武林都要笑話自己不懂世故。

但這也僅限於他自己,至於下面的兩名弟子,自然不會這麼想。

當面挑戰,或是去找張策新收的弟子的話,恐怕不用人家張策出手,單是自己師傅那關就過不去。

於是,這兩南拳子弟便將主意打在了招收學員的地方。

這習武之人,向來都是輸人不輸陣,尤其下面的弟子辦事,大多喜歡給師傅撐撐場面擺個面子,這一點,即便是成了宗師的張策,大多也都要睜一眼閉一眼。

反正都是年輕氣盛的孩子,計較或不計較,都不會落下什麼壞名聲,總之都是為門派和師傅撐臉,師傅輩的怎麼可能過度計較。

這個,說好聽了就是徒弟們的孝心,行事的手段或許略有點粗糙,但這孝心一定是好的。

如果往不好聽裡頭說呢,這就是我們華夏流傳已久的,所謂的“誅心”之術。

這誅心之事,聽著有些不太好,但在清末武林中,恰恰是幹得最多的。

好比京城和廣州這兩地,武館林立,做為武林中已經成名,且開館授徒的師傅,肯定不能掰開臉去做找人拉生源的事,這事兒,一般都是交給門下最得意也最靈活的徒弟去辦。

而這樣的徒弟,往往都像師傅的親兒子一樣,做起事來,難免就會扯著虎皮唱大戲,有時候為了多招攬徒弟,甚至會在某些細節上,略微過格,但卻又不至於招惹到那些老輩的高手出來攪局,這種事,便大多有些誅心。

黎千斤的兩名弟子,大號叫做黎華城與黎華峰,既是黎千斤的族侄,也是自幼便跟在身邊學藝的入室弟子,與那些只是經過了幾天速成實戰國術的學員們相比,基本已經算是高手裡的高手。

所以當黎華城站在招生處,擺上了木人樁,當著新來的十幾名學員吐口氣開著聲,拉開了架子後,旁邊那些沒見過武館拉人開場的招生學員們也有些發矇,不知道這兩位要幹什麼。

黎華城嘿嘿一笑,也不說話,只是腳下不住變幻著步伐,用什麼一字馬接柺子馬這般的南拳花活,變著法地晃著那幫傻孩子的眼,不過手上倒是下了些真功夫,一拳七星,拳拳入木地噼裡啪啦打起了七傷拳。

“這是什麼拳法,真夠厲害的,你看這出拳如電,落拳如雨,若是打在人身上,怕不是幾下就成了血葫蘆?”

壓根沒多少武術基礎的新來學員們一看,都有點傻眼,就連原本在其他招生處詢問的新學員,也連忙圍了過來。

這時候,一個身形矮小的學員便適時地鑽了出來,“傻了吧,告訴你們,這叫七傷拳,一拳既出,七星難追,拳如北斗,身影相隨,練到高深之處,一拳打在身上,五內六腑皆傷,楚霸王再世也不過如此,看看我這個頭,練了七傷拳後,打你們這樣的傻鳥,一次七八個是不成問題的……”

…………

旁邊那些招生的學員聽著心裡很是不爽,可仍是悶著頭沒有出聲。

他們倒是知道黎千斤昨天輸給了臂聖張策,可這又不是輸給了自家的師傅,總不能上去當場打人家黎千斤的臉,然後替張策師傅做宣傳吧。

先不說人家張策的學員會不會領情,如果那黎華城當場翻臉,再加上擠在人群裡做託的黎華峰,自己幾個這才練了幾天的小身板,恐怕還真經不住人家那暴雨般的拳擊折騰。

張策手下的學員正好是昨天那兩新人,來之前便受了張策的囑咐,今日無論怎樣,都不要與其他大師爭口,看著那哥兩這麼賣力,索性將眼睛一閉,當做啥都沒看見。

於是,在這種詭異的情景下,十幾個新來的學員,沒等了解其他幾位大師的招生簡章,便被那小哥兩顛顛地給忽悠走了。

這是比鬥後的第一天。

黎千斤輸了拳,本來有些鬱悶,可見兩徒弟這麼懂事,一下領回來十多個學生,心情頓時來了個大逆轉,高高興興地給這幫新來的孩子們打了幾趟拳,順便再給那兩親孩子吃點小灶,講些平日裡拿著捏著的打法和關竅,壓根也沒往多里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