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宗師

第44章 黃金榮

當然,對於自己把兄弟最喜愛的弟子,李書文還是很講究情面的,雖然那一記貼山靠撞得楊猛口吐鮮血,但由於本身就留了餘力,所以並沒有對楊猛造成什麼厲害的內傷。

而恰恰因為這一撞,感覺有些對不起兄弟的李書文,也不得在楊猛的奉承下,留下了兩手功夫,算是給這個便宜師侄當做‘封口費’。

不要小看那一記簡單的貼山靠,那可是李書文最為擅長的殺招之一。

事實上,李書文除了成名的神槍之外,更是將八極拳從一門名聲不顯的拳法,將其完善併發揚光大的大宗師。

雖說後世有人說他練的八趟動勢易筋經與洗髓經這些事情,都已經有些難以考證,但他與楊猛搭手的時候,那一身混元雄厚的剛猛氣勁,卻是硬壓制得楊猛無法動彈,甚至連大蟾氣都來不及發出。

按照李書文指點楊猛時所說,他這一生,練得最好的,不是八極大槍也不是八極拳,實際上他能以瘦小之軀,發出非人般的勁力,靠的都是這門混元勁的功夫。

當然,這可能只是李書文謙虛之言,楊猛自然不會傻到真的相信,何況即便是真的,自己也不能改內家為外家,再去練那門好似金鐘罩般的吞氣法。

學不了混元勁,那就得換點東西留下。

“八極拳裡殺傷力最強的,要屬崩肘和撩陰腕兩招打法,只是你主練的內家拳還沒有大成,所以暫時不要學這兩招硬碰硬的打法,倒是這打了你的貼山靠功夫,與你們形意裡的熊形幾大殺招都有些相仿,索性就傳給你來個內外兼修……”

李書文一生未娶,不留錢、不留像、不留後,但其傳藝人數之多範圍之廣,卻是清末民初乃至後世都難以統計完全的。

他雖脾氣不好,規矩極重,但卻又十分愛才,但有武林新進後輩與他性情相投的,他都會借興傳上幾招八極散手,而從他那裡學了整套八極拳的記名弟子,就單說在東北,也是多得無法統計。

貼山靠,又叫排靠,乃是八極拳中最為重要的身法、打法功夫。

所謂“進了把式房,不是打樁就是靠牆。”

打樁練得是八極拳的發拳、彈腳、崩肘、鐵膝,靠牆練得就是肩背發勁,擠、靠、撞、壓等技巧以及下盤了。

按照楊猛後來幾句擠兌話說,既然‘欺負’了師侄,怎麼也得留下點念想,所以李書文便大方地當著他的面,也當著那些動彈不得的官差,大方地演示了一番如何練習靠山背幾招技巧,又如何以貼山靠撞人並同時發出暗勁。

三寸厚的磚牆,通通的兩下便被李書文靠得晃晃欲倒,碗口粗的小樹,一個崩肘下去便應聲而斷,看著李書文就這麼在大路上隨心所欲的演練著功夫,楊猛在敬佩之餘,不覺也打心眼裡怕了這位練功如魔的“李瘋子”。

遇見李書文之前,楊猛的潛意識中總有一種優越感,即便對上那些清末民初的武術大師,無論他如何尊敬和景仰,可卻沒有真正的敬畏之心,即便是被全佑以太極柔勁連續發出好幾次,他也不覺得自己現在這身功夫,還會被人生生打死。

但在見識了李書文的八極拳及排靠功夫後,楊猛終於知道自己身上這點功夫,根本就是拿不出手的貨色,遇見那些擅長文斗的大師或許還好,如再碰到李書文這種擅長武鬥實戰的武痴,基本就是幾下的功夫就會被活活打死。

敬畏之下,這學藝的用心程度便更加深了起來,深到連李書文這等武痴都對他讚不絕口,不斷地糾正楊猛動作上的謬誤,並將打法上的關竅一點點地說給他聽。若非同行的那幫**內侍衛們仍可憐兮兮的躺在地上,看這爺倆的架勢,就差恨不得在一起秉燭夜談了。

“去杭州看過你媳婦,記得抽空去天津找我,有我在京城一天,就沒人敢來動你,那楊氏太極門,自楊露禪和楊班候一門雙無敵之後,雖說又出了一個武痴,但仍不在老夫眼中,剩下諸人,不過是靠著祖上餘蔭混飯吃的把式,可惜楊無敵一生不服人,子孫裡卻再也沒有了敢說打遍京城無敵手的人物……”

楊猛很高興,即便被李書文連他與黃興一起趕出了長沙,但楊猛卻絲毫不以為意,經歷了這麼多次風雨過後,他發現只有個體的實力才是對自己最大的保障,而只有在真正的危機甚至生死存亡面前,對拳術武藝的感悟才會真正得到昇華,實力才會進步飛快。

“師叔放心,等黃興這邊的事情處理完,傻二就去杭州找俺媳婦,只要俺們兩口子拳力足以打敗嶽峰,就第一時間趕去北京給您老請安……”

儘管聽到李書文臨走前的囑咐後,楊猛心裡對八極拳也愈發嚮往起來,但報仇之事畢竟還是要靠自身的實力,至於太極門不讓自己夫婦踏入京城這事,有了李書文的話,想來也不再是什麼問題了。

“看來,我還是定力不足,早早的就又想去湊熱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