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餘春

第149章 平亂

三日後,盛霖聰親率大軍兵臨晉州城下。城牆上的守軍早已膽寒,城中人心惶惶。

當夜,晉王府內。

“王爺,周軍已圍城,我等……”一名將領跪地顫聲道。

盛霖宇頹然坐於案前,雙目赤紅,嘶吼道:“死守!本王寧可戰死,也絕不投降!”

然而,他話音未落,寒光一閃——

“唰!”

一柄利刃自背後刺入,貫穿胸膛。盛霖宇不可置信地低頭,看著染血的刀尖,緩緩回頭:“你……”

那將領面容冷硬,沉聲道:“王爺,對不住了。我們不能再陪您送死了。”

次日黎明,晉州城門轟然洞開。一隊士卒捧著一個錦盒,跪行至周軍陣前。

“晉王盛霖宇首級在此,晉州全境,願歸順周王!”

盛霖聰端坐馬上,凝視著那顆曾經不可一世的頭顱,沉默不語。

至此,晉州全境,盡歸周王之手。

安泰二年,秋收之後,周王盛霖聰調集晉州、燕州、韓州三地大軍共計二十餘萬,揮師東進,直取秦州。大軍所至,烽煙四起,秦州境內頓時陷入一片戰火之中。

然而,此番征戰卻不如先前那般勢如破竹。秦州素以兵強馬壯著稱,其鐵騎來去如風,迅疾如電。雲州軍雖裝備火銃火炮,卻數量有限,難以全面壓制秦軍騎兵的機動優勢。加之秦州地域遼闊,多為平原地形,極利騎兵馳騁作戰。是故周軍初入秦境,便遭遇頑強抵抗,攻勢為之一滯。

秦州錫城,殘陽如血。盛霖聰立於城樓之上,望著城外綿延不絕的赤色旌旗,眉宇間凝結著化不開的憂慮。秦王盛霖軒竟出人意料地放棄了秦州第二大城茂城,親率萬餘精銳鐵騎繞過防線,直撲錫城而來。此刻城中守軍不足三千,且多為傷疲之師。前線主力正往秦州城方向推進,後續援軍尚未抵達,正是兵力最為空虛之時。

“王爺,城內可戰之兵已不足千人。”賀焰聲音嘶啞,額角還帶著未乾的血跡。

“王爺,末將願死守此城!請讓獨孤護您突圍!”賀焰單膝跪地,甲冑上的血漬在夕陽下顯得格外刺目。

盛霖聰凝視遠方,緩緩搖頭:“突圍?城外盡是鐵騎,如何走得脫?”他轉身按劍,目光如炬:“唯今之計,唯有死守待援。最遲明日日落,援軍必至。”

“可是王爺......”賀焰面色慘白,欲言又止。

盛霖聰抬手製止,錚然拔出佩劍,聲震城垣:“本王與諸君同生共死!”

“誓死護衛王爺!”賀焰率先高呼。城牆上,殘存的將士們紛紛舉起兵器,怒吼聲響徹雲霄。

城外秦軍大營,秦王盛霖軒正與眾將議事。“傳令三軍,連夜攻城!務必在明日破曉之前破城。”他手指錫城,冷笑道:“盛霖聰已是強弩之末。城破之日,便是諸位封侯之時!”

“末將遵命!”眾將齊聲應和,戰意昂揚。

夜幕降臨,秦軍如潮水般湧向城牆。箭矢如蝗,火把將夜空照得通紅。周軍將士浴血奮戰,盛霖聰親臨城頭督戰,獨孤持劍護衛在側。激戰持續整夜,雙方傷亡慘重。

夜半時分,賀焰拖著傷痕累累的身軀來報:\"王爺,守軍已不足五百......請王爺暫避鋒芒!\"

話音未落,城下突然傳來嘈雜之聲。只見錫城百姓手持鋤頭、鐮刀等農具,紛紛湧上城牆。

“王爺,我們都是受您恩惠的百姓。”一位白髮老農顫聲道,“您分給我們田地,讓我們過上好日子。我們絕不願再回到從前!”

“保衛王爺!保衛錫城!”百姓們群情激昂,吶喊聲震天動地。

盛霖聰眼眶溼潤,鄭重地向百姓們深鞠一躬:“本王......謝過諸位父老鄉親!”

“該道謝的是我們啊!”老農咧嘴笑道,露出殘缺的牙齒,“要不是王爺,我們這輩子都翻不了身哩!”

突然,城外戰鼓雷動,秦軍再次發起猛攻。百姓們紛紛拾起陣亡將士的兵器,與守軍並肩作戰。秦王親臨陣前督戰,秦軍士氣大振,終於有少量精銳登上城頭。賀焰率親衛死戰不退,但秦軍如蟻附般不斷湧上城牆。獨孤劍光如練,將靠近盛霖聰的敵軍盡數斬殺。城頭已成血海,廝殺聲、慘叫聲不絕於耳。

城下,秦王見狀大喜過望,正欲下令總攻。忽然後軍大亂,喊殺聲從背後傳來。

原來攻下茂城後,收到訊息,黃召文親率三千鐵騎日夜兼程趕來救援。雖經長途奔襲只剩千餘騎,但將士們見王旗仍在城頭飄揚,頓時士氣如虹。“我等皆可死,唯獨王爺不行!隨我勤王護駕!”黃召文一馬當先,率鐵騎直插秦軍腹地。這支生力軍的突然出現,徹底打亂了秦軍陣腳。

秦王臉色驟變,急令加緊攻城。然而軍心已亂,士卒四散奔逃。望著近在咫尺卻始終未能攻破的城牆,秦王長嘆一聲,在親衛簇擁下黯然撤軍。

黎明破曉,天際泛起魚肚白,第一縷晨光穿透雲層,灑在飽經戰火的錫城之上。遠處傳來隆隆的馬蹄聲,煙塵滾滾,各路先行馳援的騎兵陸續抵達,赤色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城下潰散的秦軍殘餘四散奔逃,錫城之圍,終得解除。

城頭之上,盛霖聰髮髻散亂,戰袍染血,甲冑上佈滿刀痕箭傷,卻仍挺直脊背,立於殘破的城牆邊。他目光沉重,緩緩掃過滿目瘡痍的戰場——屍橫遍野,血染磚石,折斷的兵刃斜插在焦土之中,未熄的烽煙仍在風中飄散。他沉默著俯下身,親手收斂陣亡將士的遺骸,動作輕柔而肅穆,彷彿生怕驚擾了這些為國捐軀的英魂。

百姓的屍體亦橫陳其間,有白髮蒼蒼的老者,亦有不過束髮之齡的少年,他們手中仍緊握著鋤頭、柴刀,至死未松。盛霖聰指尖微顫,替一位戰死的農人合上雙眼,低聲道:“是本王……對不住你們。”

賀焰拖著傷軀上前,嗓音嘶啞:“王爺,您已兩日未眠,這些事交由末將……”

盛霖聰搖頭,緩緩起身,染血的衣袍在晨風中翻飛。他望向遠方漸亮的天際,一字一句道:“他們為護我而死,我豈能假手他人?”

朝陽終於完全升起,金色的光輝灑遍城牆,卻照不暖滿地的鮮血與淚水。

安泰二年冬,凜冽的北風裹挾著細碎的雪花,簌簌地落在這片肅殺的大地上。二十萬周軍鐵甲森然,如黑雲壓城般將秦州圍得水洩不通。城牆上,秦軍的旌旗在風雪中獵獵作響,秦王盛霖軒仍不甘束手,命守軍死守城門,做最後的困獸之鬥。

入夜後,雪勢漸大,天地間一片蒼茫。突然,一聲震天動地的炮響撕裂了雪夜的寂靜,緊接著,無數火炮齊鳴,熾烈的火光映紅了半邊夜空。炮彈如隕星般砸向秦州城牆,磚石崩裂,煙塵四起,整座城池在炮火中震顫。這一夜,轟鳴聲不絕於耳,連飄落的雪花都被震得粉碎,化作漫天齏粉。

待到次日破曉,風雪暫歇,秦州城已是滿目瘡痍。曾經高聳的城牆在持續一夜的炮擊下轟然坍塌,巨大的缺口如猙獰的傷口,裸露在晨光之中。周軍戰鼓擂動,鐵騎如潮水般湧入城內,喊殺聲震天動地。殘存的秦軍仍在街巷間拼死抵抗,刀光劍影間,鮮血染紅了皚皚白雪。

巍峨的秦王宮在戰火中顯得格外沉寂,朱漆殿門被緩緩推開,盛霖聰在親衛的簇擁下踏入大殿。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滿地散落的文書與傾倒的器物,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血腥與薰香混雜的氣息。

秦王盛霖軒獨自一人坐在王座之上,長髮披散,蟒袍凌亂,手中緊握著一柄寒光凜冽的寶劍。他的面容蒼白而憔悴,唯有那雙眼睛仍閃爍著不甘的鋒芒。見盛霖聰走近,他緩緩起身,劍尖直指來人,嘶啞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盪:

“真沒想到……最後的贏家,竟然會是你!”

盛霖聰神色平靜,目光深沉如淵,只輕聲道:“投降吧。”

“投降?哈哈哈——”盛霖軒突然仰天大笑,笑聲中透著癲狂與悲涼,“吾乃先帝嫡子,先帝親封藩王,坐鎮秦州二十載!你算什麼東西,也配讓本王投降?”

他的聲音驟然冷厲,劍鋒微微顫抖,卻仍死死對準盛霖聰。

“成王敗寇,我輸了。”

盛霖軒的笑聲戛然而止,眼中閃過一絲頹然,隨即又化作決絕。他深吸一口氣,聲音低沉下來:“本王還有有一言——望你……善待我的家眷,她們……與此戰無關。”

“本王從不濫殺無辜。”盛霖聰語氣淡漠,卻字字如鐵。

盛霖軒聞言,嘴角忽然揚起一抹釋然的笑意,右手緩緩抬起長劍,橫於頸前。他的目光緊緊盯著盛霖聰,輕聲道:

“你不是盛霖聰。”

話音未落,劍鋒劃過,鮮血如泉湧般噴濺而出,染紅了王座前的玉階。他的身軀緩緩倒下,唯有那柄染血的劍,仍緊緊握在手中,錚然墜地,在死寂的大殿中激起一聲清越的哀鳴。

安泰二年的隆冬,當秦王盛霖軒的佩劍從染血的指間滑落,歷時兩載的藩王之亂終於在這一刻畫上了句點。

雪,也停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