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又從東宮往武英殿去。
新設立的軍機處,暫時沒有固定辦公場所,為了儘快著手處理涉叛兵馬,乾脆就在武英殿外左右廊房,臨時打掃出來給軍機處用。
昨天夜裡,張維賢、楊嗣昌、洪承疇三人就進來了。
現在在廊房裡擺設好桌子、紙筆、座椅、案几,大明地圖、北直隸地圖、京師地圖,甚至九邊地圖和遼東地圖都掛起來了,櫃子上放著整齊的花名冊。
很有專業軍事機構的氛圍,但是距離現代參謀機構還有很長一段路。
張維賢、楊嗣昌、洪承疇見到朱由校來了,連忙迎接行禮。
朱由校讓他們免禮,也不噓寒問暖,直入主題說道:
“英國公老師、兩位愛卿,咱們任務緊迫,京營乃是我大明武力的門面,這次事情這麼嚴重,不能有一點懈怠,首先就要核查京營兵丁的人數、年齡與履歷。”
“明白,我們已檢查人數,名冊有十三萬之多,但實際只有七萬三千零七十三人,空額快接近一半了。”楊嗣昌比較能下苦功夫,一天一夜已經帶人核實人數。
“就算這七萬三千零七十三人,估計能留下來的也未必有一半。”
聽到太子這麼說,洪承疇回道:“卑職已經核查神樞營,所部兵馬老弱超過三成,還有兩成油滑頑劣,與地痞流氓無異。有一戰之力的,確實如殿下所說不到一半。”
張維賢則總結道:“京營這個樣子,其實還是我等武勳以及總戎京營的懂兵馬的文官,分別整訓之後的結果。我等失職,實在愧對我大明。”
“英國公吾師,請不要太過自責。武勳與文官整訓的方式救不了京營,所以才需要軍機處。而且軍機處還要重整我大明武備,要讓我明軍有太祖、成祖時期的昂揚鬥志。”
“臣明白!”
朱由校又對張維賢道:“俺看遍周邊強敵,其他皆不可怕,只有建奴的敵酋努爾哈赤,曾是我明軍龍湖將軍,統一女真勢不可擋,撫順關、薩爾滸、開原鐵嶺,三次大戰擊敗我大明兵馬,只有他最是大患。
不知老國公以為,能否出戰打贏這個努爾哈赤?”
張維賢嘆了一口氣,如果是之前還能有點想象,但叛亂那一晚他知道自己早不會祖上打仗的本領了......
“臣久疏戰陣,又不熟遼東地形,確實難以勝過努爾哈赤。”他在朱由校面前,知道必須說實話,必須讓太子監國的安排建立在自己真話的基礎上。
朱由校遙望遠方,略微用力地走了幾步。
“國公吾師說了真心話,俺非常感動。但是五年之後,俺相信英國公一定能勝努爾哈赤。“
張維賢先是一驚,覺得太子很看重自己變強,但隨即有點皺眉,因為遼東叛亂還有等五年以上時間嗎?
朱由校卻繼續道:“俺翻看成祖時期的史書,看到先代英國公張輔,征討叛亂的安南,但是披荊斬棘、力破敵軍,還打敗敵人的大象陣,終於為我大明恢復交趾。
俺發現,張輔在此之前從未去過安南,連西南都沒去過,但是就是能有高水平本領。”
這是說張維賢祖上張輔當年的事蹟,此時英國公熱淚盈眶,拜道:“老臣一定不會辱沒先祖,一定不辜負期望。”
“未來我大明京營與九邊更強之後,什麼沒有遼東征戰的經驗,俺給國公派熟悉地形的人配合。什麼戰爭經驗不及敵酋,我們用火器與新式戰法,勝過他老式經驗百倍。
咱整頓兵馬,不是為了追責,而是為了忠誠和變強!”
“監國殿下聖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