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

第102章 討論明朝時的百家之道

早朝結束,官員們的精神是既疲憊又亢奮。

累是真的累,腦子必須一致跟著轉,一不留神就腦袋就不是自己的了。

但是也真是亢奮啊,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用祖制從嚴處理,這是實打實的慶幸。而太子監國表現出來的自信與胸襟,則讓每一位官員抱著期待。

許多官員們都顧不得喝口水,趕緊三三兩兩聚集討論。

“看著像嘉靖皇帝,一上來也是討論禮制。”

“監國用墨家言論,此舉會不會傷了士林們的心?”

“這咱別管......你看那大文豪錢謙益都沒說啥。”

“錢謙益那可不叫沒說啥,人家那是拍著胸脯說楊漣是墨家的,他自己也接受墨家呢~”

“是啊,那幫子最愛挑刺的御史言官,不都表示接受墨家,好好學墨家理論,避免成為犯禁的遊俠嘛~”

許多官員對於御史言官吃癟大為開心,這次接受墨家,文武百官都接受,但是御史言官定在前面,代表人物被認定是墨者,還要按照墨家的理論,設立鉅子監管他們。

爽~

大學士韓爌這回作為非太子的嫡系,東林黨的外圍,能夠不在叛逆之列,當然引起了一些聰明官員的注意。

翰林院左庶子孫承宗,就看出這點專門登門拜訪了。

“韓閣老,今日早朝算得上大明開啟新的篇章了。”

“哈哈哈,稚繩兄所言甚是啊。”

韓爌雖然是大學士,但是今年56,反而比職位較低的孫承宗小一歲,所以稱呼他的表字加年長敬語,稚繩兄。

孫承宗鬍子整齊的一大把,他拿起茶杯挽鬍鬚小口飲茶:“韓閣老,今日幸虧沒有特別針對東林,反而先捉出浙黨的姚宗文下毒謀害陛下,太子監國此舉確實更合乎孝的禮節啊。”

“是啊,我們就是怕因為王安直接清洗東林,太子監國似乎並無此意。”

“只是次輔劉一璟被列為首逆之中,他本人被帶上來一點沒喊冤,我還是覺得有點不真實。”

“稚繩兄。”韓爌稍微把頭湊近孫承宗,眼神嚴肅地說道:

“次輔劉一璟被捉時,我就在旁邊。此事沒有任何疑問,他當時就認了,一直在說王安誤他......他和一些同僚確實太相信王安了。”

孫承宗微微錯愕,這種事告訴了他,說明韓爌對他是非常信任。

“唉,那就沒辦法了。既然他真的做了,那也不考慮求情了。”

韓爌與孫承宗同是東林外圍,一個山西蒲州人,一個北直隸保定人,關係一直比較不錯。

兩人交流今天早朝,其實對太子監國的安排都算是比較佩服。

就是好友劉一璟,以及儒家墨家一事有些想法。

既然劉一璟急了,真的做這種事了,那就誰都沒法救了。他們兩個不急著劃清界限,而不是落井下石,就已經是文官中厚道的存在了。

“對了,關於墨家一事,閣老怎麼看?”

“大明與士子共治天下,這一根本問題上,太子監國沒有表達出任何異議。對於士子也算是尊重,這一點我與首輔、戶部都算是心裡有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