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由校卻沒有順這個意思直接接受。
劉懋是什麼人呢?
朱由校本來也不記得他,但是跟東林黨交手肯定要拉了一個人物清單。
劉懋赫然在列,他的功名、過往、好友和政治傾向都給拉個清單。
這個過程在兵變之前推進得很緩慢,但是自成為監國、消滅叛亂的那一刻起,聰明的文官們就主動來投。
投靠魏忠賢、投靠王體乾、投客氏、投靠東宮非王安派系的一切人等。
想要什麼情報,統統準確地送到手裡。
就這樣,昨天一天整個東林黨的人物清單都到手了~
劉懋,萬曆四十一年進士。初為縣令,泰昌登基後被東林同僚舉薦入六科廊言官,為禮科給事中。
任縣令期間裁撤冗員,節省了許多銀子和糧食。入六科廊以來,也提倡裁撤多餘人員......
想起來了,想起他是誰了。
劉懋,崇禎初年提議裁撤驛站,完全不考慮大明執行力度,搞一刀切,導致李自成失業。
就是這傢伙~
“劉懋,言官確實如你所說,該按照非攻贊誅來約束和考核內容。
但是!對於不合格的言官,可不能簡單停職、革職、裁撤處理。你提議的處理方式,只怕會讓沽名釣譽者開心,讓靠著微薄俸祿的年輕官員衣食無著。”
劉懋趕緊低頭:“是臣草率了。”
“呵呵,無妨。所以說卿是言官,不是六部官員,很正常......”
正常個鬼啊,言官不懂做事和民間疾苦,就會裁撤來省錢,這種人搞檢查和提建議,害人害己啊。
“俺覺得言官需要按照墨家,百官也需要按墨家的思想整治一下風氣,這才對得上俺以墨家的兼愛對待大夥嘛~”
“監國聖明。”
“到時候不符合墨家精神者,俺也不按照墨家精神對他,拉出來先看看跟叛逆什麼關係?沒啥關係再交給劉懋你來調查,如此豈不美哉?”
劉懋跪拜領旨。
現在對包括楊漣在內的多數官員,處理方式是接受、遵從墨家則以“兼愛、非攻”對待,如果不接受、遵從,那再來法家、儒家的辦法。
相當於不急於處置,但是徹底拿住把柄,處理的武器、使用的時機盡在自己掌握之中。
就像核武器的威力不在於爆炸的時候,而是在它發射前的時候。
最厲害的寶劍不是最鋒利的,而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利斯克之劍。
最有威懾力的處理方式,不是革職、抓捕、砍頭和凌遲,而是握著把柄,既名正言順又磨刀霍霍,陰謀陽謀一起操縱局勢,讓官員們不得不按照意思盡心盡力做事~
朱由校可不是朱由檢,殺那麼多啥用沒有。
學學鋼鐵哥,先用起來,到了該換血的時候再動手,讓新人們高高興興就位~
他掐指算了算,鋼鐵哥動手的時候,這些傢伙沒有任何翻盤機會,唯一的問題是外敵比預期發育得要快,導致後面結果不那麼好......
朱由校笑了,我大明的外敵可比不了小鬍子~
不過皇太極也算是這個時代,除了黎塞留、古斯塔夫和克倫威爾以外,最厲害人物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