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黨裡面骨頭硬的,前天夜裡叛亂被滅了一批,剛才暈倒一個,另一個喝茶去了。
剩下的周嘉謨、韓爌等人本就是外圍。
在場的東林黨核心成員以錢謙益名氣最大,骨頭卻最軟。
錢謙益補充道:“臣認為有。楊漣一身墨家俠士精神,他有兼愛交利、非攻贊誅。他身上的墨家勝過儒法,還非常耀眼。臣以為勝過臣多矣,臣能以墨家精神事殿下,楊漣也一定能做到。”
“好……”
“水太冷”名不虛傳啊,同作為東林著名人物,怎麼骨頭就那麼軟呢,像坨泥一樣隨意塑型。
百官心裡感嘆,連大文豪級別的錢謙益都承認自己有墨家精神,還說楊漣是墨家的。那大夥更是不用擔心,可以承認有墨家精神,反正有老臣和大儒們在前面頂著。
朱由校對著禮部尚書孫如遊問道:“大宗伯,您是有名大儒,這個理論和儒家理論、大明孝治有衝突嗎?”
“沒衝突,先賢墨子很了不起的,兼相愛不僅與現今禮儀制度沒有衝突,反而高度默契,可以學習先賢。”
孫如遊早慫了,又有錢謙益帶頭,現在當然會說這種漂亮話回答。
朱由校又問吏部尚書周嘉謨:“老天官周老師,您是從御史一直做到六部的,巡查了許多地方和官員。在您看來,御史們是該攻訐至上?還是該非攻贊誅呢?”
“當然是非攻贊誅,墨子真乃先賢也,御史言官不宜攻訐至上,也不好啥也不管,最好的信條就是非攻贊誅。”
周嘉謨特別配合,這話其實他跟太子學的,當時萬曆託孤的時候,太子就說過類似的話,現在打起配合爐火純青。
朱由校滿意地點了點頭,又語氣嚴肅說道:“除了兼愛交利,以及非攻,還有贊誅呢。對於奸邪切莫手軟,老天官與成國公可別調查時手軟,讓叛軍餘孽漏網。”
周嘉謨、朱純臣趕緊支稜起來:“臣一定不負監國期待!”
這回百官都服氣了。
東林的全都倒戈了,大夥更沒理由唱反調啊。
朱由校又看向言官的佇列:“劉懋,你邢科給事中,是楊漣的言官同僚和好友吧?”
“回殿下,正是。”
劉懋語氣恭敬地回道。他也是東林黨,但是秉效能力只是東林平均水準,現在作為臣子,當然考慮先服從為上。
“好,楊漣乃御史言官中的俠士,可是俠以武犯禁,俠士也會因為不守尊卑律例而犯錯。你同作為言官,有什麼避免這種問題的辦法嗎?”
聽到太子監國這麼一問,劉懋腦袋裡嗡地一下,發懵不知道怎麼回答為好。
想了半天,終於鼓起勇氣回道:“臣以為當嚴格監管言官,需要讓言官做到兼愛交利、非攻贊誅。”
朱由校微微點頭:“你說說要怎麼約束?”
看到太子監國聽了以後面色還不錯,他決定拿出肚子裡的真貨,至少不想比剛才展露本領的楊嗣昌、洪承疇他們差太多。
“不對皇室、文武和百姓兼愛者,有不忠不仁趨勢,當革職回家。
不能保護天下、廟堂與民生利益者,有胸懷狹隘為己謀利的風險,當停職接受調查。
對正常官員攻訐,反而對奸邪做不到者,有庸碌、失職、黨爭的過失,當予以懲處或裁撤。”
劉懋說完,百官都感覺到一絲壓力,這還真是貫徹到位啊。
好在是針對言官,文武百官都苦言官久矣,很多時候做點事就被噴,全都是上綱上線,而且把各種陳芝麻爛穀子都扒出來。
兵部尚書黃嘉善被楊漣抨擊“八大罪”,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內容許多都是對過去並非他主責的事情,全都扒出來說是他的責任。
黨爭與攻訐的味道太重,讓沒很深背景的官員,幾乎沒法安心做事。
武勳更是希望太子治一治這幫御史言官,現在給他們定一定規矩,他們也都支援太子這麼做。言官劉懋說的這三條約束,真的能讓言官收一收瘋狂的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