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

第43章 出將入相的輝煌

朱由校微微一笑:“精神可嘉,但是隻是不停開拓,用這種方式讓將士們得到更多,也就是學暴元罷了。”

大夥一想那可不行,大明就是反暴元的,大明都200多年了,暴元才多少年啊?

“殿下您說吧,俺們一定記在心中。”周遇吉很想知道太子的辦法。

朱由校鄭重地朝他們說道:“要給的更多才行,但是這個給得多如果只是銀子,最後會變成京營糜爛的樣子,甚至不給銀子就搗蛋。”

大夥都想多拿銀子少幹事。

只是多給銀子,會變成僱傭軍的樣子,一旦銀子不到位就撂挑子,那樣更不行。

“給將士們足額軍餉!

讓大夥外出打仗時,不僅無人敢欺負家裡,還要讓子女有更好前景!

在將士們負傷或者年紀大了歸鄉時,有能養活自己和家人,且對得起曾經榮耀的生計!

犧牲者獲得榮耀和祭祀,被後人銘記;立功者雖然不能像開國一樣大把分地,但是可以做官吏、蔭子女!

出將入相,大唐時的榮耀,本殿期待已久了!”

眾人越聽越震撼。

每一條都是將士們心裡最期待的。

如果能落實其中一條,士卒們就會非常忠誠。

如果能全部落實,他們相信太子殿下一定能成為一位太祖、成祖一樣戰功赫赫的帝王。

“孤以太子身份和日後的帝王許諾!”

“殿下英明!”

朱由校看到大夥由衷地期待和讚歎自己,反而搖了搖頭。

“落實這件事的人,恰恰不是靠文官,而是靠在座的你我啊!”

啊!?

眾人更加驚訝。

不是靠文官,而是靠在座的大夥!?

這裡除了太子和幾名錦衣衛,剩下的不就是22名大老粗嗎?

“我們是鉅子,秉承著墨家精神和組織,在墨翟2000年後復興墨家之義的鉅子們!”

回來了,回到義這個話題了;回來了,大夥感覺到一股先秦之力要復興了。

“墨家只有一位鉅子,而今日是23位。我雖是總鉅子,但是在軍中落實,就要靠各位。”

“是!聽從殿下、總鉅子的命令!”

朱由校說道:“今天關於落實,我只說兩點。

一:宣傳義。一人有難,戰友勝過親友是義。軍中平時放鬆活潑、官兵平等,戰時團結一致,聽令向前是義。將士們為我付出,我為將士們實現諾言,這是義。”

“是!我等謹記義,在軍中落實義!”

朱由校點了點頭:“二:倡導非攻贊誅。兵馬不得無令無義而動,更不能無故侵犯攻打他人。但是我等絕非綿羊,若對方為奸邪,則必誅敵人!”

“是!”

“關於義,前面說得不少了。關於非攻贊誅,我給大家講一點,你們就能在軍中通俗地貫徹下去了。”

他想了想說道:“在符合大義的情況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聽了這句話,即使是孫應元、周遇吉等勇武之士,也感覺到一股不怒自威之氣。

這句話還非常便於宣傳,普通計程車卒一聽就懂。

朱由校第一次召集核心兵馬的鉅子會議,就貫徹這兩個任務。

任務如果多了,大夥理解不到位,貫徹也會有偏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