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朱由校有一個計劃,那就是把皇室上繳的資金做一筆專門投資資金,類似於大明皇室基金,專門投資科技人才和海外資產開拓。
大明皇室基金投資之後,按照有限比例給他們分紅,這樣也有一定的獎勵讓他們更積極把自己的收入不隱瞞地投入到皇室財政和基金之中。
皇室的封地一般不放在海外,以後不僅全部聚集在京城及周邊,也基本上不會再有新的封地,而是都給股份和基金的方式。
那皇室只起到股東的作用嗎?
當然不是,還有文化傳播、政治拉攏和外交友好。
比如福王在美食文化方面的影響將在亞洲之外也進行推廣。
周王在新中醫、草藥學、植物命名和育種是新醫家、新名家的重要支持者。
其他各王也沒閒著,有的成了本土文旅宣傳大使,有的成了登山隊和登山裝備的資助人,還有的開始寫西遊續等玄幻小說。
東廠提督太監王體乾在本土負責暗中監督,也給朱由校舉報過,說是諸王寫小說可能會在文中有諷刺之意,是否逐字逐句稽核?或者搞文字獄抓一波人?
“主句稽核?搞文字獄?哈哈哈哈哈!”
朱由校真是大笑,王體乾這是要讓我變成滿清的康雍乾啊,可笑~
天啟大帝的成就其實康雍乾能比?文字獄是弱者不自信、防範於民的自卑行為,滿清異族懼怕漢人諷刺,防賊一樣處處逐字逐句稽核。
我朱由校何等厲害,去防文章中的諷刺?哈哈哈哈!我是有多自卑多不自信才去這麼搞啊。
不需要,至少諸王太弱小了,寫小說本無意諷刺,就算被惡意解讀隨他去吧。至少對我天啟大明威脅極其有限,倒是文中諷刺幾句太監倒是可以啊~
這就是底氣,強大到一定程度不需要自卑的手段。
另外,諸王還有結姻親拉攏各地的作用。
像海外各國只跟朱由校自己一脈結姻親,其餘諸王負責跟高麗、蒙古、土司等結姻親。
比如天啟五年高麗仁穆大妃帶著貞明公主要求高麗加入大明,當時朱由校明白把大明皇族與高麗王族綁在一塊,大明才能名正言順地接收高麗,否則高麗民心不穩,世界輿論也太大,對大明發展不利。
最後決定讓貞明公主嫁給梁王朱由檢,梁王地位夠重、高麗可以安心,而另一個角度高麗又在大明新吸納各地中排位在倭島、蒙古、西域、北美之下,比大洋洲、安南、東籲實力也不強,所以算不上多大勢力,對於由檢弟弟不可能助力太大。
這樣的聯姻非常合適又不會助長野心。
其餘諸王以後也可以跟前西伯利亞汗國餘脈、紐西蘭毛利人、夏威夷人等聯姻~
最難改造的由檢弟弟都轉變成功了,其餘諸王更沒實力拒絕。
而梁王朱由檢也得到了福報,至少不是軟禁狀態,此時已經從埃及進入地中海,在前往君士坦丁堡這一段路上,在外也能發揮作用、有些自己的小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