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是十位侯爵,這名單和順序就是嚴格按照功績、能力、品德思想、追隨早晚、喜好知名度排列。
侯爵:張名世、周敦吉、張神武、周遇吉、俞諮皋、劉僑、趙率教、童仲揆、滿桂、閻應元。
這十人以現在接近致仕但依舊是火器專精的張名世領銜。
還有周遇吉這種最早嫡系,現在正是壯年又是中流砥柱排第四,在周敦吉、張神武兩位萬曆朝就有名、功勞積累極多的老將後面。
俞諮皋是俞大猷後人,還是新式艦隊的優秀將領之一,位列第五。錦衣衛指揮使劉僑,帷幕下做了無數未必能見光的奉獻,放在不引人矚目的第六。
趙率教同時擅於騎兵和火器,又對新兵家、新墨家都有參與,還是平定西伯利亞的首席武將,雖然沒參與遠征,但是排第七絕對沒問題。
老川軍的童仲揆現在接近致仕,被原本稍低一點點的周敦吉、張神武反超,但也可以侯爵第八。
然後滿桂是大明治下蒙古族,這次封爵統一不封投降的蒙古、女真、倭族,但是大明自己也有自己成長起來的蒙古族將領。滿桂就是其中典範,封侯爵第九。
以年輕但是立大功有大才新墨家和知名度全面優秀的閻應元鎮最後一位。
這就是新封十大侯爵。
像是之前老侯爵靈璧侯湯國祚,也有大功但也犯過錯,不太可能晉升國公,但作為老侯爵典範,也一起有重賞很重要職務。
新封五大公爵、十大侯爵相對好選,十五個伯爵就要照顧更多人、也更難取捨一點。朱由校也確定了自己封世爵和流爵名單。
十五個伯爵:孫承宗、尤世功、徐光啟、曹文詔、黃得功、張銓、常立萬(老不死)、李自成、劉宗敏、孫傳庭、魏良卿、馬祥麟、梁仲善、祖大壽、顏思齊。
伯爵開始有文官。孫承宗、徐光啟、孫傳庭、張銓這四人在列。
孫承宗是歷史上自己的老師,這一世也算是忘年之交,雖然沒去遼東搞關寧錦防線,在工部和去寶島開拓修城鎮要塞和道路,把他修城防的能力用在寶島,那是更加適合他發揮。之後在埃及和內閣都有上佳軍事表現,第一伯爵由他來能服眾。
徐光啟研發火器又參與遠征當然有伯爵,而且計劃給一個有意思的稱號。張銓年級雖大,但是與武將關係好,女兒張鳳儀也是名將並嫁給馬祥麟。孫傳庭更是壯年一代文官中軍功最多的,比犯過錯的袁崇煥不少,比盧象升、楊嗣昌更多。
然後武將們有之前大將尤世功,尤家三兄弟都是好武將,封功績能力最出眾的尤世功。曹文詔、曹變蛟叔侄也是封一個。
黃得功、馬祥麟、梁仲善、祖大壽等有新有老。
錦衣衛的老不死,本名常立萬,雖然大家都叫他老不死或老不死的,本名沒人喊,但是封爵公佈他的常立萬本名。李自成、劉宗敏兩位自己結義兄弟都是伯爵。
最後壓陣的是代表倭島、北美洲唯一受封的顏思齊,相比於更偏經商和頭領,但已經致仕回家的李旦,顏思齊更偏打仗和海戰、遠航、開拓。他來鎮守伯爵最後一個,後面的誰的功績也超不過他。
這就是天啟朝新封五大公爵、十大侯爵、十五位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