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

第1013章 武勳們的新職位

這次大封賞形成了天啟朝一批武勳。

這些武勳都是靠本事封的爵位,純文官最高只是伯爵,而伯爵之上是武將的公爵侯爵。

大明也正式在洪武、永樂兩朝大封武勳之後,在天啟朝武勳重新崛起。

這不是說武將一定要壓過文官,而是一個世界型強國那肯定要武力強悍,而武力強悍的大國一定要有一批能力強、地位高的武將和軍吏士卒們。

他們必須受到整體社會的尊敬。

當然,朱由校從後世而來,深知古代的武將很容易發展成大地主,跟文士地主本質不存在區別。文士地主可以變成一個以盤剝土地、佔據社會資源的蛀蟲,那麼武將地主一樣可以變成盤剝土地、佔據社會資源的蛀蟲,甚至還可能從地主演變成軍閥。

如何避免天啟朝的武勳們演變為軍功地主乃至軍閥?

除了用薪資以外,還可以給一些大明官有企業的股分。

比如目前大的紡織、大的造船、大的機械、礦場都是官有企業,股份大部分在皇家、皇莊和各個官府手中,也有少部分研發、科技、官有企業的股份給了徐光啟、王徵、魏良卿等人作為獎勵和刺激。

武勳未來發薪資,對應正一品從一品就發相應的薪資,但是不給大量田產讓他們當地主,而是給部分企業的股份讓他們作為國家資本的一部分,把收益和立場徹底與這些重要資產進行捆綁。

這些企業的股份有他們的,但是經營除了魏良卿、徐光啟兩位伯爵涉及特別產業的管理,其餘所有武勳只分紅不參與管理。

這樣就不會妨礙企業的正常發展。

這麼做當然是讓他們往前發展,不以土地為家族主要收入和產業,也不能讓他們都去開企業開廠。報酬不全財政靠發薪水,也不靠自己經營土地當大地主,而是靠企業股份分紅,這樣既沒有尾大不掉的財政壓力,也沒有佔有土地成為保守力量的問題。

解決了薪水,還要安排合適的崗位。

洪武、永樂朝的武勳們大多就職於武軍都督府和邊關要地。

朱由校打算做出改變,武軍都督府當然安排一些人,軍機處安排少量年紀大、擅於戰略的武勳,邊關也安排部分年紀不很大、擅於統兵的武勳。

但是軍機處要一直保持精幹,一般五人或者七人,邊關也大多屬於各地總兵、副將、參將等非武勳統轄。

更多的武勳做什麼呢?

朱由校的計劃是讓而是變為職業化武將、職業化軍事訓練或研發人員。

徐光啟專門搞軍工企業。魏良卿是走企業路線,專門讓他去發展比如皮鞋、膠鞋、熱水瓶、罐頭食物、各類揹包等各類平時有大量民間需求,戰時軍需很大的這一類產品。

其他武勳們當然不主要做這個。

朱由校計劃就按照步兵、騎兵、炮兵、水師、武器研發和軍事理論一共六個方向,建立大明兵種和軍事學院。

之前自己封了步兵大將、騎兵大將、炮兵大獎和水師大將,這四個職位保留,承擔的類似於步兵副總司令、騎兵副總司令、炮兵副總司令和水師副總司令的職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