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進大明,比考進大明容易

第34章 嘉靖初期大規模前的造反

楚伯先也笑吟吟看向閻赴,掀開了第二個托盤上的錦緞。

十條明晃晃的金條在燈火照耀中晃的人睜不開眼。

閻赴也大笑起來,眼眸深處隱藏著一絲透骨寒意,一把收起金條。

“既如此,本縣便卻之不恭了。”

孫九年幾人這時心口大石落地,齊齊舉杯,笑容心照不宣。

“學生們再敬大人一杯,如今咱可都是一條船上的人了。”

眼見閻赴一飲而盡,孫九年與楚伯先笑的歡暢。

和這種讀書人打交道當真輕鬆。

聰明懂事,有些事不必非要分說,甚至都用不著他們勸誡,一點就透。

這等人,心中自有一杆秤,和他們一樣,如何攫取利益,便如何行事,倒是對了他們胃口。

飲宴結束,閻赴走出楚家的時候,已是二更天,天色漆黑。

楚伯先親自扶著閻赴上了馬車,四族族長恭敬拱手,笑吟吟目送這位‘懂事’的縣尊離去。

直到馬車轉角,看不到四族身影,閻赴才從醉醺醺的神色恢復平靜。

手中的金條掂量著,沉甸甸的,讓閻赴眼底愈發冰冷。

“一根金條怕不是有五十兩。”

按照如今朝廷定下的金銀兌換六比一,一根金條便是三百兩銀子。

京師一套三進的院子才三十兩銀子,已是許多官吏十年俸祿總和。

小小一個從縣,四個縉紳家族,出手便是三千兩銀子,錢從哪來?

馬車車簾被寒風吹起,閻赴看著遠處,黑燈瞎火中,夯土的破房子裡,興許住著幾個光腳的佃農,又在為交不上租子急的落淚。

城外的乞兒,又有多少冷死在牆角,餓死在大戶朱門之外?

他們不是不願勞作。

這群最底層的百姓,若是勞作能吃飽,他們情願一輩子勤勤懇懇。

可惜。

閻赴垂下眼瞼。

他們連想要勞作的田地都沒有。

這樣的大明,呵。

手裡的黃金如今閃爍的光彩,竟是那般嘲弄。

“大人。”

馬車晃晃悠悠,逐漸回到農家大院,張煉沒睡,還在等著閻赴,眼見閻赴回來,第一時間幫著停馬車,搬東西。

直到閻赴用冷水洗了一把臉,刺骨的井水讓最後的酒意蒸發,張煉才皺眉彙報。

“大人,之前我和趙先生已經算出了從劉家搬送來的物資總和。”

“如今都謄抄在這表上了。”

閻赴接過文表時,上方墨跡未乾,想是張煉,趙渀幾人徹夜忙碌歸納。

這些天他們又要忙著衙門裡的事,還要忙著整理物資,著實辛苦。

低頭看去,閻赴眯起眼睛。

沒想到劉覆文一家的物資如此之多。

劉家大部分財富還是在鋪面產業,以及宅院莊園,田產地契上,這些都是不能搬走的。

鋪面他做為交換,給了四族自己分配。

宅院莊園和土地田產,按照規矩,都是要充公的。

所以搬走的最多不過是劉家十分之一的財富。

即便如此,東西也多的令人聞之色變。

綾羅綢緞兩百匹,都是準備送到鋪面布莊的,大概值一千二百兩銀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