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這位新政總署令頓了頓,眼中閃爍著智謀的光芒。
“然則如何取漢中?強攻?亦非上策,需聲東擊西。”
“其一,大張旗鼓,示形於西安。”
張居正聲音斬釘截鐵。
“譬如黑袍軍主力,大張旗鼓,向西安府方向集結,糧草輜重,源源不斷運往潼關、藍田方向,工曹在河南府大肆徵調民夫,打造攻城器械。”
“另可頻繁調動,製造假象,各團輪番前出,在西安府外圍進行大規模操演,騎兵巡弋,步卒列陣,火器轟鳴,聲勢浩大,讓西安府的守軍日夜不得安生。”
“還可廣佈斥候,深入探查。”
“加之散佈流言,推波助瀾。”
趙渀若有所思。
“此計是要讓朝廷誤判我軍主攻方向?將重兵調往西安府方向佈防?”
“正是。”
張居正點頭。
“譚綸、仇鸞乃至嘉靖帝,皆視西安為關中根本,不容有失,若我軍擺出強攻西安之勢,朝廷必傾力救援,調集重兵,固守西安,甚至從河南府前線抽調兵力回援,如此河南府正面壓力必然大減。”
“而漢中府。”
他手指再次點向漢中。
“一旦朝廷大軍被吸引至西安方向,漢中必然空虛,我軍則可暗度陳倉,以精銳之師,星夜兼程,出其不意,直搗漢中,待朝廷反應過來,漢中已入我囊中。”
“妙。”
閻狼眼中戰意沸騰。
“好計。”
趙將、閻天、閻地齊聲贊同。
趙渀卻仍有疑慮。
“此計雖妙,然如何確保朝廷的探子能‘恰好’看到我軍動向?又如何讓他們深信不疑?”
張居正嘴角勾起一絲意味深長的弧度。
“趙帥所慮極是,此計…成敗關鍵,在於讓朝廷主動相信,而非被動看到。”
他目光掃過眾人,聲音低沉。
“諸位莫忘了,朝廷在我黑袍軍治所怎麼可能不安插眼睛和耳朵。”
這段時日黑袍軍大肆收納流民,朝廷必定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震,隨即眼中一亮。
“叔大是說。”
閻赴眼中寒光一閃。
“將計就計,利用朝廷的探子,替我們傳遞假情報。”
“正是。”
張居正頷首。
“新政初立,三府之地,流民湧入,官吏選拔,軍中擴編,其中必有朝廷細作,此乃無法根除之患,然禍兮福所倚,這些探子亦可為我所用。”
張煉撫掌讚歎。
“借力打力,驅虎吞狼,讓朝廷的探子成為我軍的信使。”
數日後,明軍大營,中軍大帳內,氣氛凝重,譚綸、仇鸞、高拱及幾位總兵圍聚輿圖前,面色嚴峻。
“報。”
一名親兵手持數份密報,疾步入內,聲音帶著一絲激動。
“督憲,侯爺,西安府方向,八百里加急,河南府方向亦有密報。”
譚綸一把接過密報,迅速展開,仇鸞、高拱等人也湊上前。
密報內容大同小異。
“黑袍賊寇,主力向潼關、藍田方向集結,糧草輜重絡繹不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