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初戀是皇后

第62章 孫承宗的法子

而韓羽為什麼會有言辭上的疏漏呢?那是因為韓羽是一介武夫,說的難聽點就是莽夫,沒讀過什麼書,不懂前人聖賢的道理。

儘管他並不知道韓羽要與他和溫體仁商議的是什麼,但僅從崇禎的一句話便能立刻反應過來,而且還能用如此精準的言詞,既維護了皇帝的顏面,又暗罵了韓羽,替崇禎出了一口氣,還保持了朝堂上的和氣。

這反應,這腦子,饒是韓羽也不由看了他一眼,讚道:真不愧是大明第一和稀泥大師。

“臣出言不遜,觸怒龍顏,還請陛下恕罪!”

到了這一步,韓羽即便是莽夫也該知道主動認錯了。

畢竟讓皇帝認錯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而崇禎聽罷兩人所言,心中不滿略微消減,這才擺了擺手道:

“你也是為了大局,朕豈能怪罪於你?”

“多言無益,你還是說說你的看法吧。”

言歸正傳,讓周延儒與溫體仁一道前來商議,到底商議什麼?

那自然是遼東地區的後續安排。

什麼安排?

自然是兵將糧草,以及如何對皇太極再次發起決戰。

首先是兵力部署。

按照兵部行文,關寧錦一帶的防線肯定是不能動的,畢竟這條防線是阻攔女真人南下的最後一道防線,一旦這道防線崩潰,便會上演兵圍京師的場面,己巳之變就是一個例子。

而一旦這道防線上計程車兵不能動,那也就意味著義州,廣寧至西平堡一線計程車兵頂多也就七萬人,兩萬關寧鐵騎加五萬步卒。

這七萬人中,又大概只有一半的人能夠防禦遼河一線。

換句話說,只有三萬五千人作為最前鋒,頂在女真人的家門口。

且不說這三萬五千人能否守得住整條遼河,即便能守住,想必也是損失慘重,屆時義州,廣寧至西平堡一線的防禦豈非隨時都會面臨崩潰。

所以孫承宗的意見是:

“調集關內將士北上,在遼河西岸構築工事,以防禦為先,步步推進,逐步蠶食女真的地盤,從而讓瀋陽變成一座孤城,使皇太極孤立無援。”

孫承宗向來喜歡步步為營的打法,這從他構築的關寧錦防線便布不難看出。

而且他的防守戰術用得爐火純青,西平堡一戰,正是因為他讓韓羽帶著五千騎牽制了皇太極一個多時辰,這才讓袁崇煥及時趕到。

他的智慧,顯而易見。

“孫老之策,自當無虞。”

“可孫老啊,若是調集關內將士被上,所需開銷從何處而來?陝甘旱災,江西洪澇,各地災情接踵而至,沒有稅收,朝廷難道讓這些北上的將士餓著肚子?”

周延儒嘆了一番,很是無奈的道。

他這話,顯然是將孫承宗的法子給徹底否決了。

畢竟沒有軍餉糧草,誰會北上去打仗?

當初皇太極兵圍京城之際,二十萬勤王軍硬是動都沒動,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

“孫老的法子確實慢了些,一旦拖下去,於我們不利啊。”

溫體仁更是一陣見血的指出了孫承宗此策最關鍵的要點。

時間。

現在對於大明而言,最缺的就是時間。

一旦不能儘快將女真人滅掉,等其恢復過來,大明朝遲早要被活活耗死。

畢竟十萬邊軍在薊遼地區每日的花銷都是一筆鉅款啊。

既然不能拖,那能不能快刀斬亂麻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