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羽的話讓憤怒的崇禎在一瞬間醍醐灌頂。
不是還有五萬蒙古大軍麼?
怎麼把這茬給忘了呢?
別人可以忘,他這個皇帝怎麼能忘?
他細細思索著韓羽所言,一時覺得頗為有理,心中怒火也不由稍減。
他將目光再度投向孫承宗,帶著三分冷漠問道:
“孫老以為如何?”
畢竟孫承宗是他親自下旨叫回來的,畢竟是他親自對孫承宗委以重任的,現在孫承宗不給他好臉色,那也是他自找的,這跟找誰的麻煩?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裡咽,忍著唄。
被韓羽一番話打斷了死諫,孫承宗神色變得悽然,他本想死在這裡,以死明志,從而讓崇禎真正意識到大明朝的危險不在關外,而在朝內。
但此刻眼見崇禎已然放下了身段,給了自己臺階,自己若再咄咄逼人,豈非跋扈?
於是他嘆了一口氣道:
“韓羽所言甚是,若有蒙古大軍坐鎮義州,女真人當不敢如以往那般放肆。”
“廣義布政司之策,可行。”
為國守土乃是他的職責,死諫不是。
既然不能死諫,那就繼續為國守土。
生而為人,入朝為官,總要有擔當。
這就是他孫承宗的擔當。
崇禎見他也退了一步,當即點了點頭,又看向周延儒與溫體仁:
“二位閣老以為如何?”
這兩人剛剛差點被嚇破了膽,哪裡還敢多言,急忙點頭稱是,對韓羽的對策高度贊同。
如此,廣義布政司的策略算是徹底議定,韓羽為布政使,其餘官員從義州和廣義抽調充任。
而蒙古五萬大軍的指揮權仍舊歸袁崇煥,崇禎對此預設了,並未明言。
韓羽看了看身邊的孫承宗,心中敬佩再度升騰,大明朝最需要的,大概便是這種不畏死,不畏強權的朝臣。
遼東兵力部署之事已然議定,接下來便是糧草和軍餉。
以前國庫還能給得起這筆錢,可眼下戶部的錢全部拿去賑災了,那是一分一厘也拿不出來了。
怎麼辦呢?
薊遼地區的軍隊糧餉怎麼辦呢?
只能就地解決。
其實自袁崇煥督師薊遼以後,從薊遼各地收上來的稅,全部用於當地的軍隊,根本就沒上繳過。
這也就是為何袁崇煥能夠在連年征戰的薊遼組建出關寧鐵騎的原因。
按道理,只要袁崇煥以後繼續這麼幹,糧餉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但問題就在於,袁崇煥不能繼續這麼幹。
以前這麼幹,那是因為女真人逼得緊,甚至都打到了京城,朝廷無可奈何,只讓讓袁崇煥就地解決。
然而現在女真人已經被打回瀋陽,遼河以西再無他們的蹤影,算是平定了。
如果袁崇煥繼續這麼幹,豈非有點“土皇帝”的意思了?
袁崇煥自己不知,韓羽卻是心知肚明。
他當然不能讓崇禎繼續對袁崇煥心生不滿。
於是他提議道:
“這件事只需朝廷每年派個人去寧遠主持一下即可。”
糧餉當然還是從薊遼地區自給自足,但不能是袁崇煥來經手,而是讓朝廷派人去經手。
這樣一來,袁崇煥只負責領糧餉打仗,管糧餉之事的乃是崇禎派去的人,即便出什麼事,那也怪不到袁崇煥的頭上。
崇禎也可以徹底放心下來,畢竟他自己派人去給袁崇煥發放糧餉,每年從各地收上來多少,發了多少,怎麼發的,他心裡也有個數。
可誰去呢?
“你覺得誰去為好?”
崇禎問道。
韓羽想了想,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委婉道:
“此事幹系重大,一切全憑陛下聖裁!”
這個人,只能由崇禎來親自選。
因為只有這樣,崇禎才能對袁崇煥真正放心,不再懷疑和忌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