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讓崇禎明白,能夠挽救大明的,不是擊敗皇太極,消滅女真,而是救百姓於水火。
可要這樣做,唯一的辦法,就是整頓吏治,重振朝綱。
換句話說,孫承宗在用遼東兵力部署一事,暗示整個大明朝!
“回陛下......”
“陛下!”
“臣有話說!”
韓羽並不知道孫承宗為什麼要這麼做,可他清楚,若不是因為自己挖出了溫體仁這個奸細,孫承宗肯定不會這麼做。
“哦?”
“你又想說什麼?”
“好啊好啊,反正你們是一夥兒的,朕倒要聽聽,你又打算如何罵朕。”
崇禎徹底撕破了臉皮,自嘲的笑容轉而變成了陰冷的嗤笑,只盯著韓羽,不肯放鬆。
韓羽聞聲,抬起頭來,目光如炬的盯著崇禎道:
“陛下,請置義州,廣寧為廣義布政司,臣願充當第一任布政使。”
他的話音落下,御書房內再度一靜。
而後周延儒,溫體仁像是沒聽清楚一般抬起頭來,目光疑惑的看向韓羽。
孫承宗也是一怔,眉頭緊皺。
“嗯?”
誰也沒想到韓羽半路殺出,竟說了句於當下毫不相干的話。
饒是崇禎也不由愣了片刻,而後這才問道:
“此言何意?”
只聽韓羽緩緩道:
“其實要解決遼東之事,無需把事情想得很複雜。”
“蒙古人不是已經內附了嗎?那陛下何不將他們安置在義州與廣義一帶,這一片水草豐茂,又靠近關寧錦防線,既適合他們放牧,也適合他們隨時提刀上馬,為我大明盡忠。”
“有了他們駐守在義州之廣義一帶,我明軍的實力便可突飛猛進,雖不能一鼓作氣徹底消滅女真,但至少能夠讓女真有所忌憚,不敢跨過遼河,再犯我軍。”
“而蒙古人生來便是遊牧民族,不懂耕種,他們的糧草完全來自於草原,只要陛下能夠允許他們的親人繼續回到草原放牧,這些士兵便可安心在我軍效力。”
“至於廣義布政司,便是他們在我大明內的新家,以此為據點,聯通整片草原,後續糧草根本無需我們擔憂,他們自己便能徹底解決。”
在場的所有人,除了韓羽以外,都忘了還有五萬蒙古大軍。
這支軍隊的糧草一開始是由韓羽在大同府購來的,現在西平堡一戰後,他們暫時被袁崇煥安置在義州,透過義州可以長驅直入草原,對他們而言自是一件好事。
而這樣一支軍隊,在場的所有人都未曾提及,豈非奇怪?
孫承宗此番回京乃是為了死諫,故意不曾提及,可以理解。
崇禎剛剛被氣昏了頭,沒想到這一茬,也可以理解。
可週延儒與溫體仁呢?
這兩人可是內閣中的首輔與次輔,大明朝上上下下哪一件事不需要他們經手辦理?
他們豈能忘了?
韓羽用眼角餘光掃過這兩人,嘴角不由掀起了一抹弧度。
狗改不了吃屎,始終是本性難移啊。
別人或許不清楚,可韓羽心裡跟個明鏡似的,他們之所以不提蒙古大軍,乃是因為這五萬人乃是衝著袁崇煥的名字內附的,一旦他們提及這五萬人,等同於給袁崇煥背書。
而崇禎心裡早就忌憚袁崇煥,當此時刻,他們豈能提及這五萬人?
說白了,這兩人只想保住自己的地位,至於什麼朝廷,什麼國家,什麼民族存亡,對於他們而言,根本不重要。
這就是大明朝的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