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的戰法很完美,甚至可以說無懈可擊。
只要皇太極敢攻打北京城,那就一定會損兵折將。
待得皇太極損兵折將,勞累不堪之際,他再主動出擊,可至全勝。
但這個戰法在京城,不能用,想都不能想。
袁崇煥沒意識到這一點,所以被崇禎下獄。
“你帶著關寧鐵騎無旨離京,陛下沒有追究你的責任,就是想讓你戴罪立功,明白嗎?”
年過花甲的老人孫承宗,再度為祖大壽撥開了眼前的迷霧。
而祖大壽在聽完他的這一番分析後,頓時也明白了過來。
打仗歸打仗,政治歸政治,這兩件不攪在一起還好,一旦攪在一起,那就是災難。
他當然不希望自己被捲入政治鬥爭當中,皇帝沒追究他的責任,已經是對他極大的寬宥,這時候他再不行動,豈不是等著皇帝砍他的腦袋?
於是在經過孫承宗的一番勸說後,他很快就寫好了檢討書。
孫承宗糊弄完他以後,當即進城面見崇禎,說祖大壽已經意識到錯誤,希望陛下能再給他一個機會,讓他戴罪立功。
這邊剛說著,祖大壽的檢討書就到了。
崇禎一看,這傢伙識趣,於是立刻答應了下來。
搞定完祖大壽以後,孫承宗又馬不停蹄的找馬世龍。
但他找完了整個京城周邊也沒找到馬世龍。
後來他才得到訊息,馬世龍在西邊被皇太極的軍隊隔開了。
馬世龍是個狠人,甚至比祖大壽更強橫。
但唯一不同的是,馬世龍一旦認定了某件事,那即便是袁崇煥出面也沒用,極其的倔強。
可孫承宗卻絲毫不擔心。
因為無論是關寧鐵騎還是關寧防線,亦或者是這幫只認人不認組織的武將,都是他當年搞出來的,他相信他能壓得住。
最後的結果也如他所料,當他派人偷過金兵的防線,將手書送到馬世龍的手裡後,馬世龍二話沒說立刻寫下回信,就九個字:一切聽從領導的安排。
到這裡,孫承宗集結完畢,兩支大明最強戰力的軍隊都已在他的掌控之中。
可他並未發動對皇太極的進攻。
而是再度進宮面見崇禎去了。
“為什麼不進攻?”
崇禎以為孫承宗犯了和袁崇煥一樣的毛病。
孫承宗急忙解釋道:
“以如今我軍計程車氣和戰力,想要一鼓作氣消滅女真,不太現實。”
“臣在等一個人。”
“誰?”
“袁崇煥。”
孫承宗雖看不起袁崇煥,但關鍵時刻還是選擇了相信袁崇煥。
看上去很矛盾,但實際上一點兒也不矛盾,反而還襯托出孫承宗極其精明。
用他的話來說,袁崇煥雖然喜歡吹牛,但本事還是有的。
“女真戰令永平四城,後續支援部隊已經趕到,若我軍此刻貿貿然發起進攻,不但收效甚微,只怕還有可能慘敗收場,屆時京城安危皆繫於一線,臣不敢冒此風險。”
“所以臣在等袁崇煥的蒙古大軍,只要他能按照約定,按時趕到,臣與他兩邊夾擊,定能將女真人一網打盡!”
這就是孫承宗的無敵戰法。
要麼不打,要麼往死裡打。
......
袁崇煥收到了孫承宗的訊息,確切的說是韓羽收到了孫承宗的訊息。
孫承宗的意思是讓韓羽帶領一支蒙古先鋒大軍先一步朝京城靠攏,他好將訊息報告給崇禎,讓崇禎耐心等候。
在哄下屬和哄老闆這件事上,饒是韓羽都要對孫承宗豎起大拇指。
“陛下現下對咱們有疑慮,這樣做不但能消除陛下的疑慮,還能給京城下的女真人施加壓力,迫使他們做出反應,可謂一舉兩得。”
韓羽不得不佩服孫承宗這老頭兒的智慧,薑還是老的辣不是沒有道理。
“若讓女真人有了反應時間,他們退出關內,那可如何是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