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沒有亂,也壓根兒亂不了。
宋之章別的本事沒有,和稀泥倒是一把好手。
在他的勸慰下,大同府的大戶們紛紛用糧食認購他手裡的銀子,不到三日,便將所有銀子花了出去,購買了幾十萬石糧食送到張家口。
他本人倒沒出現在張家口,給出的理由是府內雜務繁多,不勝其擾。
這話袁崇煥不信,韓羽也不信,兩人相視一眼,皆是莞爾。
不過從宋之章購買糧食的速度和數量上不難看出,全國各地的大戶手中,這存糧,簡直不要太多。
或許這就是後來高應祥,李自成等人為何能夠起義的原因。
只不過這法子先被韓羽用了,全國各地的大戶若是得到訊息,可得好好的捂住口袋。
張家口這邊,袁崇煥有了這麼多糧食,接收草原部族的事自然水到渠成。
經過清點,此番入關的草原部族總共有七萬六千五百人,其中婦孺佔了兩萬,能打仗的只有剛剛五萬人。
這也是沒辦法的是,草原的遊牧民族不同於中原地區的漢人,他們入關內附,那自然是拖家帶口的前來,甚至是牲口也一併帶了進來。
袁崇煥根據之前商議的,給他們就近找了個地方駐紮,等待整編後,隨他一道趕往京城。
而此刻的京城,烏雲籠罩,大雪紛飛,好生凜冽。
孫承宗接手關寧鐵騎後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趕走皇太極。
可僅靠關寧鐵騎又不現實,於是他不得不找到祖大壽,讓祖大壽帶領薊遼。
然而祖大壽的回答是:
“督師都差點掉了腦袋,誰知道我這顆腦袋什麼時候被朝廷砍了,我才不去。”
袁崇煥被下獄之事,仍舊讓一眾遼東戰將心有餘悸。
他們跟隨袁崇煥在薊遼這些年,袁崇煥乾的那些事他們都有份,袁崇煥沒幹的那些事,他們也都幹了。
袁崇煥都能被皇帝下獄差點砍了腦袋,他們這腦袋又能有多硬?
祖大壽之所以無旨帶著關寧鐵騎返回遼東,正是因為害怕崇禎也要砍他的腦袋。
“袁海口已經放了出來,陛下還讓他去張家口接收蒙古人,你擔心個什麼勁兒?”
“現在正是為國效力的時候,你在這時候畏畏縮縮,是想置陛下於水火之中嗎?”
孫承宗一邊安撫,一邊恐嚇,雙管齊下,手段極高。
其實他並不願意用遼東戰將。
用他的話來說,那就是:薊遼之禍,不在女真,而在將士。
他認為,女真人能打進關來,不是女真人太強,而是薊遼地區的將士太弱。
大明在薊遼地區投入重兵,每年花費的銀子更是無法計量,在這樣的情況下,女真人還能白手起家打進來,這難道不是薊遼地區的將士的問題?
從當年李成梁,李如松兩父子經營遼東便能看出一些端倪。
但凡在遼東統兵的,基本上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容易打勝仗後奢靡無度導致軍備廢弛。
李成梁,李如松兩父子如是,時至今日的袁崇煥當也如此。
在他看來,特別是袁崇煥,當初誇下海口五年平夷,可結果如何?讓女真人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這就典型的牛皮吹大了,錯誤的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敵人。
所以跟著袁崇煥一起在遼東為將的這幾個人,他其實一點兒也不喜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