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36章 戰爭的序幕

而其他國家中,儘管南北洋和德、美兩國的關係不錯,但為了遠東的利益,這兩國也決定對日本採取默許態度,聲稱保持中立,不會干涉,同時歡迎所有人來購買軍火。

一眼望過去,日本似乎是取得了外交優勢,但南洋的外交也在運作。

法俄兩國本就不可能支援本國,沒必要把珍貴的外交資源浪費在這裡,而德美兩國都是牆頭草,且對遠東殖民地非常渴望,他們很難直接相信某個國家,也做不到全力支援誰,因此,只要穩住這兩個國家就算勝利。

南洋的目標一直都很明確,就是英國。

在日本,薛福成公使一貫擅長利用輿論,擅長借力打力。

1893年到1894年間,南洋海軍將“英國正在遠東用左手打自己的右手”這一論題抬上了歐洲的輿論界。

索爾茲伯裡本人是傾向於日本的,一個弱國的外交官想說服這樣一位充斥著沙文主義的帝國首相是根本不可能的,除非願意付出極大的代價。

因此,左念微直接選擇了另一條路:

攻擊日本的經濟,同時支援自由黨,讓日本失去英國的信任。

事實證明,這一套很好用,對於處於外交弱勢的南洋來說,只要保持中立,那就算是本國的外交勝利。

到了1893年末,日本推出戰爭債券的時候,在英國只賣出了不到一成,糟糕的日本經濟和大量被抵押的國有資產讓英國的投資人們對日本的債券不再信任。

而索爾茲伯裡又在任期內出現了多重問題,遠東戰略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小的部分,在國內問題的壓力下,他最終敗給了自由黨的格萊斯頓。

這位老哥的遠東戰略包含了大量的政治考量,這就導致清日兩國都沒能得到新政府的支援。

格萊斯頓暫停對日本的優厚貸款和輿論支援,以削減政府開支。

同時,他還準備削減海軍規模來應對不景氣的經濟。

但作為大英帝國的首相,他也很清楚的認識到,帝國決不能表現出半點的弱勢。

因此,格萊斯頓一上臺就對日本國債進行了打擊,同時進一步與滿清“協商”關稅以獲得利益,並有意禁止鴉片,因為清朝已經在事實上成為最大的鴉片出口國,這對於英國的財政是不友好的。

簡單來說,就是趁著清日之間的矛盾狠狠地薅上一波羊毛。

因此,在貸款方面,英國也嚴苛許多,北洋向英國的貸款就是以開平煤礦的部分礦場作為抵押,這才取得了英國的貸款。

而日本也一咬牙將佐渡金山的部分抵押給英國以獲得一份480萬英鎊的貸款。

格萊斯頓對清日兩國各打一板的操作自然對戰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無論備戰的如何了,戰爭都已經要開始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