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念微對於清廷和北洋都是不放心的,因此專門讓第二、三混成旅做好北上直隸兵諫的準備,以保證北洋和清廷不會在南洋背後捅刀子。
“早在10年前,我們就已經明晰自己的目標,並在朝著這個目標不斷的奮進,時至今日,我們已經儘自己所能做到了最好。”左念微看著在場的所有人,做著簡短的結束演講,“無論前路如何坎坷,無論敵人如何強大,我們都會向他們證明,用我們手中的槍炮向他們證明......”
“我們戰無不勝,我們將帶領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走向勝利,直至永遠!”
“一切為了勝利!”
在沉寂了一個瞬間後,掌聲如同刺破黑夜的陽光般刺破沉默,充斥整個會場。
......
不同於南洋的信心滿滿,日本海軍心裡不能說是七上八下,也可以說是忐忑不安。
說實話他們實在不想就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因為沒有必勝的把握,但是明治,伊藤博文不能讓他們在拖下去了。
或者說日本的財政已經不能讓他們在拖下去了,日本不要說訂購戰列艦了,現如今就連高砂、日進這兩艘戰艦的尾款都支付不起,今年建成之後能否歸國還是個未知數,最後一點海軍軍費已經被用來購買愛絲梅拉達號了,日本的財政已經無法再掏出一分錢給海軍了。
日本現在籌集到的戰爭費用甚至還沒有南洋多,南洋一共籌集到了相當於960萬英鎊的戰爭費用,而日本僅有923萬英鎊的戰時經費。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給海軍撥款,那麼就完全不能夠支援戰爭的消耗了。
因此,陸軍也在一旁嚷嚷,聲稱在拖下去清國將組建更多的戰鬥部隊,將更多的物資送入朝鮮,對於跨海作戰的陸軍來說,這是極為不利的。
陸軍甚至喊出了“皇國興衰,在此一舉!”的瘋狂言論,但這種言論卻得到了伊藤博文的支援。
長期的財政和擴軍問題讓伊藤博文飽受詬病,國會的不信任彈劾正在一步步向伊藤博文逼近,除了戰爭,他也無路可選。
而日本海軍在面臨對南北洋海軍的時候卻表現出了膽怯。
本就有著保艦思想的伊東祐亨對於戰爭更加的悲觀,甚至說出:“諸君一定要愛護這來些來之不易的軍艦,她們才是大日本帝國崛起的本錢。”這樣的話。
而日本海軍的各位艦長、高階贊劃也對伊東祐亨的話表示理解,沒有軍艦的海軍將無足輕重。
這些在英國接受過教育的軍官們很清楚的認識到,日本是島國,沒有海軍將失去一切。
於是,在三方互相沒有溝通的情況下,三方都選擇了謹慎的保艦戰術,即便是作戰最為激進的南洋海軍也最終將襲擾範圍限定在了九州島和琉球群島,而不準備按照朝廷的意思深入東京附近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