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34章 醇王去世與戰備會議

而筆桿子哪家強?

那自然數東南,但恰好,兩江的文壇上幾乎是一邊倒的倒向左宗棠,而西北又有劉光賁、李嶽瑞等人的支援,關學弟子也是為其發聲,一時間東南與西北兩塊文地皆是討伐之聲。

而左念微也是趁機將早已準備好的南洋日報推了出去,正式成為南洋勢力的喉舌。

在這種爭吵的氛圍裡,左念微悄悄的拉開了備戰的序幕。

“諸位,咱們關上窗戶不怕別人聽,擺明了說話。”

左念微走到臺上,下面坐著的都是可靠之人,包括劉錦棠等楚軍將領,楊昌濬、鄧世昌等南洋海軍將領,方平山、桂志成等陸軍將領。

“根據情報,日本已經展開了最後的備戰計劃,因此,根據日本的經濟情況推斷,戰爭爆發時間不會超過一年,現如今需要對我們的軍事力量進行一次統合,坐好備戰。”

“現在彙報各部兵力情況!”環視一圈,說完場面話開場白的左念微看向楚軍將領所在的地方。

劉錦棠作為左宗棠的左膀右臂,忠心耿耿,治軍嚴明,在西征中屢立戰功,而沒有像葉志超那樣墮落。

“楚軍共江南及甘陝四翼十二縱六十營,共計六萬人,江南缺額六百餘人,甘陝缺額四千六百餘人。”

出於對左宗棠的信任和顧忌楚軍將領顏面,左念微並沒有細究,但根據左念微掌握的情報,相差不大,確實有吃空餉的,整體戰鬥力尚可,江南楚軍較為精良,甘陝楚軍依然是西征時的編制,組織度堪憂。

“陸軍共三支步兵師,一支騎兵師,四支混成旅,共計八萬人,滿額無缺。”方平山作為陸軍總參謀長,站起來彙報到。

雖然楚軍加陸軍總共有十萬多人,但考慮到他們都是南方軍隊,沒有進過適應性訓練,再加上較為孱弱的後勤,可能會出現不小的非戰鬥減員,保守估計會在五千人左右。

“海軍彙報。”左念微合上了陸軍的檔案,翻開海軍的檔案。

“海軍共有大型作戰艦艇13艘,炮艦十七艘,大中型魚雷艇8艘,另有一艘岸防戰列艦在建。”

楊昌濬也站起來彙報到。

對於海軍的發展左念微心裡還是比較清楚,而橫海號岸防戰列艦雖然很猛,但由於時間緊迫,其訓練與海試一同進行,對訓練效果影響很大,對海試效果也有不少的影響,不到萬不得已,儘量不讓她出場,出場也基本就是個肉盾,保持威懾即可。

“好,接下來由我為各位分析北洋兵力以及日本兵力。”在海軍的彙報過後,左念微準備先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

“北洋水師共有大型作戰艦艇十一艘,其中戰列艦兩艘,裝甲巡洋艦兩艘,防護巡洋艦五艘,撞擊巡洋艦兩艘。另有蚊子船七艘,大中型魚雷艇六艘,人員四千餘人,整體戰力可觀。”

由於這個時空,北洋水師並沒有真正被停掉維修經費,所以各艘主力艦的狀態應當還好,根據江南造船廠提供的北洋水師最近一次檢修,即七月大修的資訊來看,定遠、鎮遠兩艦的艦況尚且良好,火炮正常,動力衰減不大,總體能保持14節左右的航速,比三景艦好多了。

至於其他戰艦的情況,左念微就不是非常清楚了,因為她們都是在旅順造船廠裡檢修的,只能知道情況還可以。

“淮軍共有六萬人,組織較為分散,裝備武器也較為混亂,共有英、美、德、奧、法及本國製造的十六種步槍,其中以毛瑟1871、快利、十四式步槍為主,三者分別裝備四成、半成、四成半,超過一半不對戰鬥力堪憂。”

淮軍的裝備也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起碼有上千人還只能使用大刀長矛和火繩槍。

再加上葉志超葉跑跑,淮軍對於日本的阻擊情況恐怕不容樂觀,各地練軍也大差不差,基本靠不住。

左念微抬頭看了所有人一眼,然後將下面的那份檔案抽了出來。

“我接下來介紹日本軍隊情況。”

“日本陸軍共有八個師團,分別是近衛師團以及第一到七師團,其中第七師團是北海道的屯墾師團。”

“如無意外,北海道師團和近衛師團不會出動,其餘均可參戰,總人數應有六萬人。此外,日本另有其他軍事力量六萬人左右,預備役四十三萬,可動員十五萬到二十五萬人,屆時,總兵力可以達到20萬以上。”

“日本海軍擁有大型戰艦19艘,炮艦15艘,大中型魚雷艇19艘,另有吉野級、春日級巡洋艦各一艘在建,最壞的情況下,我們同時還需要應對這兩艘戰艦。”

左念微說完基礎資料之後,開始了戰況分析:“從現有情況推斷,淮軍陸軍存在嚴重的後勤問題,主要集中在槍彈不統一和道路建設情況糟糕兩個方面。日本方面雖然存在後勤問題,但如果掌握完全制海權,壓力相較於北洋則較小,兵力、組織度和情報均優於淮軍,因此,淮軍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而我軍長期處於南方,對於北方的地形氣候沒有進行適應,應當極力避免惡劣天氣下的作戰。”

“海戰方面,日本火力較猛,但缺乏對定鎮二艦的攻擊手段,擊敗北洋水師可能性較大,徹底殲滅則需要黃海的制海權和陸軍配合,可能性較小……”

在分析完北洋和日本之間的戰鬥後,左念微讓眾人翻到最後一分檔案。

“因此,陸軍需要在冬季之前或春季之後對日本發動打擊,而海軍則需要在第二年春季之前取得鯨海(日本海)與琉球海的制海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