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44章 第一次反攻

“哈哈,您是明白的。”左念微與巴蘭德對視一陣,然後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雖然國內的鐵路我不能做主,但如果德國願意幫助我國收復朝鮮,那我認為,我們可以在朝鮮修建一條鐵路……”

“而且,這裡,我們也不是不可以討論……”左念微起身,拿起鉛筆,在身後的地圖上畫了一個圈。

蔚山……

朝鮮東南部最好的港口,十分適合做一個軍港。

“如果您能說服貴國政府,我們可以就這個地方進行一些友好的合作……”

巴蘭德看著這座港口,呼吸略微急促了一下,但很快就平息了下來:“但這座港口還在日本人手上,您不能拿別人籃子裡的雞蛋作為籌碼。”

“但他們很快就不是了,不對嗎?巴蘭德先生?”左念微重新坐好,“巴蘭德先生,我國有句古話:錦上添花永遠比不上雪中送炭。”

“這件事情很重大,我需要向國內請示,但請您相信,我們永遠站在您身後,至少,在中國是這樣的……”

巴蘭德很快就離開了九連城,乘坐德國軍艦返回天津。

“這德國人一點都不坦誠,沒了俾斯麥就跟缺了腦子一樣,軸的很……”左念微搖了搖頭,從書案上拿出一份電報,“比起英國人,德國還是被日本的噱頭給忽悠住了,比起膠州,蔚山已經算是近在眼前了。”

“還是需要來一次真真正正的戰鬥才能扭轉局面,空口白牙想要辦事,難哦……”

就在南洋謀劃著戰事的時候,北洋也開始了議和努力。

日本現如今也是山窮水盡,眼看著打不過南洋的軍隊,就想挑撥清廷內部的各股勢力。

10月13號,日本釋出由間諜宗方小太郎起草的《開誠忠告十八省之豪傑》檄文,對滿清展開政治攻勢。

10月15號,日本外交大臣陸奧宗光搭乘美國商船來到天津,試圖與李鴻章議和。

“還挺聰明……”左念微收到訊息的時候也沒有任何的生氣,“李鴻章如果敢答應,我就敢掀桌子……我們還按照我們的計劃進行,不能被他們牽了鼻子。”

“按照現如今的兵力,我們已經擁有七萬的精銳部隊和兩萬七千多二線部隊。”

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清廷已經在遼東地區集結了近三十萬部隊,其中由旗人掌控的部隊大約在四萬左右,南北洋各有十餘萬。

但在9月25日,宋慶率領淮軍等七軍,共五萬人撤往遼東,移駐遼東半島,保護旅順港和盛京,這裡也集結了北洋的大部分軍隊,包括陸師七萬人和大部分水師。

而鴨綠江防線則是幾乎全部交給了南洋,北洋只留下了左寶貴率領的八千奉軍及靖邊軍,八旗部隊只有依克唐阿率領的萬餘鎮邊軍步、騎兵。

“我們不能給北洋議和的時間,也不能給日本喘息的時間,如今朝鮮國內還有反抗力量,無論是傀儡大院君還是東學黨農民軍,都是可以利用的。”

“所以,我們這次的戰略目標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要接觸朝鮮境內的反抗力量,拓展空間,儘可能在朝鮮境內取得一定的實控地,以保證後續的戰事的進行,第二階段則是要奪回平壤,作為朝鮮戰局的核心經營,以籌備收復漢城。”

考慮到雙方兵力差距,想要在日本海軍尚存的情況下,一鼓作氣將日本陸軍推下海是不現實的。

因為面對北洋修築的平壤、漢城兩大堡壘群,沒有大口徑的巨炮是啃不下來的。

而現如今的南洋軍中,能夠活動的只有十六門120mm克虜伯火炮,其餘大口徑火炮均被安裝在了各地的炮臺上。

軍中的主要火炮為75mm光緒十四年式野戰炮和克虜伯炮,數量確實不少,足足有800多門,相較於原本軍費短缺的日本佔據著優勢。

國內火炮數量並不少,光克虜伯炮和仿製克虜伯炮,林林總總能有五千多門,克虜伯公司百分之十五的火炮出口都是清朝貢獻的。

而戰爭開始之後,南北洋就購進了三百多門大炮和十多萬發炮彈,但這些裝備很大一部分都沒有被很好的使用。

“從兵力來看,敵我雙方勢均力敵,在北朝鮮地區,日本陸軍擁有七萬人,而且均是正規師團,而非臨時動員的預備役和民兵,這對於我部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