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艦式可以算是大英帝國的老爺們最喜歡乾的事情了,從在1415年誓師遠征法國的亨利五世於南安普頓港外檢閱艦隊開始,到維多利亞時代,英國舉辦的閱艦式已經難以計數。
維多利亞時代,身為日不落帝國的大英為了顯示其海上霸權,幾乎每隔兩三年就會舉行一次閱艦式,密集的時候,甚至每年都會舉行一次。
舉辦這些閱艦式的理由也是多種多樣,在最初只是為了戰爭動員,到查理二世的時候,閱艦式成了一種禮儀性活動,他這個人喜歡享樂喜歡排場,1662年5月,查理二世大婚,為了慶祝這場婚禮他在朴茨茅斯檢閱了海軍艦隊,由此開創了英國在重大國家慶典舉行閱艦式的先河。
1700年,俄國沙皇彼得一世造訪英國,英王威廉三世為他舉行了閱艦式表示歡迎,自此閱艦式有了作為外交禮儀的功能......
而隨著時間臨近,前來參加閱艦式的各國軍艦均已到齊,樸次茅斯港內飄揚著各色旗幟,一共有十七個國家,主要是歐洲國家,美洲有四個,美國、巴西、智利、阿根廷,亞洲有兩個,中國、日本。
儘管日本國內現在情況糟糕,但日本的外交活動卻越發的活躍。
日俄戰爭已經持續了兩年時間了,日本依靠本土優勢,勉強將沙俄壓在了本州島的極北部。沙俄的海軍因為中英美三國的壓力,不敢大肆出動,而從去年底開始,沙俄陸軍也因為東南在黑龍江沿線逐漸增兵而困於外東北,不再大幅南下日本。
東北亞脆弱的平衡暫時達成,這讓日本鬆了一口氣,但也讓日本開始迷信外交,對於國內的外國勢力滲透的抵抗也越發孱弱。
而這次閱艦式,日本也派出了國內最大的,也是僅剩的兩艘軍艦之一的春日號一等防護巡洋艦,由海軍元帥東鄉平八郎率領,前往英國參會。
對於日本海軍來說,能來參加這次閱艦式可謂賺大了,因為英國政府為了這次閱艦式,竟大手一揮,專門撥款為所有參會軍艦檢修,並粉刷一新,全部換裝維多利亞塗裝,這可讓已經三年未曾進行大檢修的春日號上的官兵喜出望外,白嫖了一次大維修,簡直賺大了。
6月15日,英國海軍部召集了各國指揮官,在商討之後,下令各國軍艦向斯皮特黑德泊地轉移,準備進行彩排。
斯皮特黑德位於西蘇賽克斯郡海岸與懷特島之間的索倫特海峽東段,是朴茨茅斯海軍基地的外錨地,平均寬度6.5公里,長22.5公里,十分寬闊,由於得到陸地和島嶼的遮蔽,該泊地海況相對平靜,非常適合閱艦活動。
海面上,參加觀艦式的艦艇幹弦都漆成鋥亮的黑色,上層建築一片潔白,而煙囪與桅杆都是光彩奪目的蠟黃色,加上在波浪中若隱若現的殷紅色船腹,構成一種蒸汽時代獨有的美感,
而這種足以代表一個時代的樣式也被冠以女王之名——維多利亞塗裝。
次日上午,首相塞西爾也抵達現場,與實際組織閱艦式的殖民大臣張伯倫、海軍大臣漢密爾頓會合,進行了閱艦式開始之前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彩排。
在這次彩排中,英國人在戰艦排序上也是費盡心思,例如把法國排在德國前面,把亞洲排在美洲前面,把阿根廷排在美洲國家第一位等等,可謂極盡挑撥。
對於這種安排,美國人和德國人自然是不高興的,於是,英國人又把美國人提到俄國人前面,把美洲國家拆成兩部分,讓中國插在中間,日本綴在最後面。
......
“鄧君,許久不見。”坐在休息室中的鄧世昌突然聽到了稍微有點口音的漢語,扭頭看去,發現東鄉平八郎站在自己身後。
“東鄉將軍。”鄧世昌站起身,朝著旁邊的沙發伸了伸手,平常的寒暄一聲,請東鄉平八郎坐下。
晚清時期,中日兩國興亞主義鼎盛,哪怕甲午戰敗,簽訂《馬關條約》,清朝的知識分子依然對中日合作的興亞主義抱有幻想,自然就跟別說現在勝者是中國了。
“今日一觀,方知歐羅巴之盛,英伐獨露米皆赫然大國......餘觀之,見露西亞海軍兵鋒亦盛矣。”東鄉平八郎與鄧世昌了聊了一會,便提到了俄國,“亞細亞不及今同心合力,北疆有事,權歸於白皙種,我黃種危矣.....”
“乙未年時,我已與君言語,我國與東瀛,自漢唐已降,已是大小之宗,文字同,人種近,如今強弱相角,實為不智,奈何君不信我,我也無能為力。”鄧世昌抿了一口紅茶,沒有看東鄉平八郎,“如今,我國早已提出一致對俄之盟約,貴國不允,我國亦無奈。”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