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77章 日本時局圖(下)

然而,面對德俄兩國在會議上越發的強硬的態度,不要說東南了,英國的態度都開始軟化了。

畢竟,雖然遏制德俄是英國的大方向,但真要英國在遠東跟他們動刀動槍,那英國也是不願意,只能不停的慫恿東南,希望東南出面交涉。

而左念微表示,行啊,來,先把這份對俄同盟協議簽了,然後咱們再討論是文鬥還是武鬥。

就這樣,在三方的互相牽制下,一直到德國徹底佔領廣島灣,英國還是沒能拿出什麼切實的方案出來。

最後,日本也準備破罐子破摔了,日本前往德國求援助去了,表示:廣島給你了,你幫我收復北海道。

這下還得了,老張伯倫立即召見了西德二郎,表示一切好商量,英國遠東艦隊也調了一艘戰列艦前往本州北部的巖手地區海面航行,並從英國中國艦隊中抽調了兩艘巡洋艦和一艘炮艦增強英國日本艦隊。

在勉強穩住日本人之後,英國迅速的找上了左念微。

此時的左念微正在和阿姆斯特朗公司商談訂購戰列艦的事情,經過一個多月的實地考察,左念微見到了幾家造船公司的方案,也見到了皇家海軍現役的威嚴級、聲望級戰列艦,多方對比下,左念微已經選好了心儀的英國戰艦,兩份圖紙已經完成了重心的測算,進入到最後的設計階段。

而英國首相的邀請對於左念微來說自然又是一個好訊息,沙俄與德國在遠東的步步緊逼將讓東南在英國這裡獲得更多的援助。

當索爾茲伯裡侯爵問到,東南是否能夠對日本局勢做出一些有利的條件時,左念微則表示將會以最大限度支援日本收復本州島,至於更遠的部分,只有在東南獲得北海道作戰的主導權後,才能給出答覆。

左念微明確指出,沙俄在佔領北海道的兩年裡已經對那裡進行了大清洗,十多萬武裝移民進入北海道,這使得攻打北海道的難度直線上升,如果東南不能獲得日本的完全配合,那麼東南是不會冒險跨海作戰的。

當英國丟擲《共同對日援助法案》時,東南並沒有表達異議,願意向日本提供火炮等援助,而這一方案也成為東南和英國的對俄同盟的基礎。

8月23日,當第一批由英國貸款支付、東南巡閱府生產的75mm火炮裝上運輸船時,關於日本的會議再次在倫敦召開。

半天之後,在東南的斡旋下,六國達成協議,被稱為《六國日本協議》,或稱《不得繼續侵佔日本協議》、《六國瓜分日本協議》。

在這份協議中,六國在日本劃分出各自的勢力範圍,稱為“受保護和平地方”,並規定各國不得再實際佔領日本土地,而日本依然擁有反攻俄佔區的權力。

其中得利最大的依然是英國,富庶的關東地區,即以東京為核心的本州島中東部地區。

美國獲得了關西地區,即以京都、大阪為核心的本州島中西部地區。

法國撿漏得到了北方地區中的福島、宮城等地,成為了英俄之間的隔離帶。

德國則是如願以償的獲得了葦原地區,但卻被特殊規定不得佔領或以軍事為目的而使用吳港,同時,在東南的要求下,“中國地區”這一容易引起歧義的詞語被改稱為“葦原地區”。

東南巡閱府則獲得了九州地區、四國地區以及本州島西南角的下關等地。

同時,條約還在日本的東京和大阪劃分出兩塊公共租界,東京的租界為六國共有,大阪的租界歸屬中英法美四國共有,不得駐軍,只能維持警察部隊。

當然,所謂的保護區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東南成功贏得了英德等國的友誼,藉此,東南巡閱府與各國開始了第一波修約潮。

廢除了《南京條約》、《天津條約》以及《北京條約》這三個主要條約的大部分內容,並對《五口通商章程》、《望廈條約》等通商條約進行了修訂,收回了除上海、天津以外的全部租界;各國公使進駐中國、軍民艦船駛入長江等內河以及外國人在中國遊歷傳教等也須得東南巡閱府批准,否則不得進入;最重要的是收回了部分的治外法權,東南的審刑院也能夠對在中國實控領土上犯法的歐洲人,依據本國法律進行審判。

一時間,國內歡呼聲沸騰,多家報紙都稱“此乃中華復興之肇始”。

而日本在遭此橫禍之後,內閣再次倒臺,地方主義興起,日本好不容易完成的“廢藩置縣”出現崩潰的痕跡,不同於廣袤的中國,國小地狹的日本在列強的侵略下很快就被拆散了,各地在一個列強的指導下開始有了地方自治的意思,雖然還不明顯,但再過至多二十年,日本絕對要變成一盤散沙。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