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97章 修約與同盟

5月31日,蘭斯頓侯爵向辜鴻銘表示:“目前正是就締結長期同盟進行談判的最適宜的時機。”

殖民大臣張伯倫也認為,如果現在不與中國簽訂同盟協定,中國會在俄國的壓力下被更加積極的德國拉上戰車。

確實,相比於英國人,德國對於中國的外交要熱情的多,雙方早早的就完成了修約,在華利益不多的德國人豪爽的放棄了所有特權,迅速贏得了中國人的好感。

而雙方的貿易量以及軍事合作也越來越多,除了傳統的陸軍領域,雙方在海軍上的交流也越來越多,這對於英國來說是不可忍受的。

自己教出來的學生跟敵人混到了一起,這何嘗不是一種NTR?

在海軍大臣、殖民大臣與財政大臣等多位的重量級人物的推動下,英國正式開始了與中國的同盟會談。

7月6日,英國提出了第一次草約。

7月28日,中國內閣透過了中方修正案,一週後得到了總統的批准。

8月5日,英方提出修正案,雙方談判開始進入到最終階段。

1901年11月2日,中國全權代表辜鴻銘與英國外交大臣蘭斯頓侯爵在倫敦簽署了《中英同盟協約》。

根據協約規定:

“中英兩國在遠東各自擁有的特殊利益在受到侵害時,將採取必要的措施。中英雙方為了保護以上的利益而和第三國開戰的時候,另一國將保持中立。”

“在上述情況下,如果交戰中的第三國和其他一國或數國結成同盟進行參戰的話,中英將協同作戰,媾和也將根據同盟兩國相互間協議進行。”

“中英兩國不締結有害於前記利益的其他條約。”

“在危及兩國利益的時候,要相互通報。”

“中英兩國海軍務須加強協作,在入塢修船、補給煤水給養等方面相互提供方便;在遠東水域,中英兩國要保持優於第三國的海軍力量。”

“軍事交流方面,兩國之間處於最高階別,並且,每隔半年需互相報備在遠東區域軍事力量現況。”

“同盟開始時間為1902年1月1日,有效期為5年。”

隨著書記員宣讀完畢,雙方代表在同盟協約上簽字、用印,並交換協約。

面對俄國的擴張和威脅,中英兩國出於共同的利益,終於結成了同盟關係,根據中英同盟,英國期待著中國發揮作用來對抗俄國在遠東的勢力,而中國則希望藉此獲取足夠的技術與資金來建設本國工業。

在協約簽訂之後,英國對於中國的貸款要求放寬了許多,同時還獲得了發行多種公債的權力。

中英結成同盟,對俄國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為此,俄國試圖和法國一起發表三國共同宣言,以對抗中英同盟,而在中英同盟簽訂後不久,1902年2月,法俄兩國在巴黎簽署法俄遠東宣言,明確表示俄法同盟涉及遠東,同時,該宣言有效期也為五年。

五年,這對於中英俄三國來說都是一個關鍵數字。

沙俄本輪造艦計劃完工時間為1904年,大鐵路通車時間最晚在1906年;中國則釋出了五年工業計劃、五年擴軍計劃和三年造艦計劃,因此,無論是從雙方的目標來看,還是從關鍵工業專案完成時間來看,如無意外發生,雙方之間的戰爭最晚不會晚於1907年,最早也不會早於1904年。

因此,這三五年時間對於雙方來說十分關鍵,戰爭已經被擺上桌面了,至於結果如何,誰也不知道。

但可以預見,這注定是一場龐大的戰爭,雙方分別作為第一人口大國和第一白人人口大國,均擁有龐大的土地,擁有漫長的陸地邊界,在這片廣闊的戰場上,投入的力量註定將是空前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