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平之於南洋,就猶如定鎮之於北洋,是海軍的靈魂所在,南洋海軍的所有官兵都對這兩艘戰艦敬愛有加。
進港之後,在導引船隻的帶領下,兩艘戰艦駛入青州船塢。福州船政局也派人邀請寧海艦軍官團一起參加戰艦改造協辦會。
船政對於這次改造也十分重視,寧海艦的改造可不同於之前的定遠艦改造,定遠艦的改造只是更換火炮,並沒有改變戰艦的結構,而寧海艦的改造就要對整個上層建築動刀了。
為此,船政特別從廠區內劃了幾個小樓和倉庫作為這次改裝任務的指揮部,而負責寧海、平海兩艦改裝事宜的正是福州船政總監造魏瀚。
“魏總司,許久不見吶。”鄧世昌一下船就見到了前來迎接的魏瀚。
而魏瀚也與鄧世昌寒暄了幾句,便領著一眾人員前往改裝指揮部。
這件指揮部原來是船政工程處的一棟辦公小樓,臨時被徵用,旁邊還有幾個佔地不小的倉庫,裡面已經準備了一些基礎材料。
“鄧總兵,這是我們對寧海艦的改裝方案,寧海艦的改裝並不涉及艦體,主要是針對上層建築的改變,其中比較關鍵的三點,第一是準備在寧海艦上安裝剛剛定型的極目甲型測距儀,較傳統六分儀簡便得多,可以進一步提高射擊精度,這點相信鄧總兵在之前實驗的時候已經見到過了。”
“第二,就是為寧海艦加裝炮擊計算器,這點屬於機密,暫時還不能告知各位,屆時會有專人向各位講解。第三,是為兩門主炮加裝電動擊發裝置。”
“除此之外,其他改裝主要是更換艦上的大功率探照燈,並安裝有線德律風(有線電話),調整艦橋佈局......其他具體細節都在計劃書上。當然,這些改造內容對外都是保密的,如果沒有意見的話,諸位,請先簽署保密書吧。”魏瀚看了看鄧世昌和他身後的軍官們。
“當然,我們明白。”鄧世昌點了點頭,從軍情司的人員手中接過保密書,在上面簽了字。
鄧世昌接過改造計劃書,仔細閱讀了一遍,整個計劃書還是比較複雜的,除了戰艦的改裝設計圖,還有許多專業的證明公式,以及需要寧海艦、平海艦配合的地方。
在傳閱過計劃書之後,鄧世昌等人作為一線官兵,又提出了許多細節要求。
對於防護方面,鄧世昌提出將指揮台改為封閉式,觀察窗內部用柵欄阻隔。
在射擊方面,槍炮長萬且誦提出,拓展火控指揮室的功能,建立槍炮指揮室,安裝直通各戰位的傳聲筒和電話,便於指揮。
如此種種,船政的工程師們與軍官團又進行了為期數天的探討,並開始測算重心。
隨著重心位置計算完畢,戰艦的改裝也就進入了正軌。鑑於這次改裝較為重大,所以先由平海艦進行改裝,確定無誤之後再對寧海艦進行改裝。
1893年2月,船政的工程師和工人開始上艦,對平海艦的上層建築進行拆卸。
早期軍艦的上層建築較少,主要部分就是前後主炮,左右副炮、指揮塔、煙囪、桅杆、吊艇杆和小艇。
隨著船廠工人如螞蟻半山一般將上層的指揮塔、煙囪和桅杆卸去,平海艦重量減輕,露出了水下的紅色塗裝,整個工作還要持續數個月,接下里,工人們會在工程師的指揮下重新建造一個艦橋。
7月初,平海艦的新艦橋完工,其中作為關鍵的炮擊計算器也被安裝在槍炮艦橋層內。
所謂的炮擊計算器,其實就是1902年英國人發明的德梅里克火控計算器,但南洋海軍使用的這種計算器在具體計算上要更進一步。
這種計算器就像是一個鐵桌子,桌面上安裝著由各種轉軸、單車鏈條和各種造型怪異的獨立裝置,中間有一個圓形黃銅製造的精細齒輪裝器物,圓盤上有三根可移動和旋轉的金屬桿。
這件精密的儀器需要7人同時作業才能運轉起來,配合測距儀、標示器等器件所提供的資料,對射擊諸元進行計算。
相比於人工,這東西單次的計算效率可能比不上一些優秀的槍炮官,但計算次數增加後,它就可以省去大量的人力,只要敵艦的航向不變,它就可以根據彈著點不斷修正得到正確位置,不必像人工那樣頻繁的進行全程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