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30章 南洋海軍一小官

段紹昌在上面做了一個簡短的講話,各部分長官對這些流程已經很熟悉了,彙報回話也是詳略得體,但這些副長有近一半都是江防隊升上來的或者學堂裡剛畢業的,對於流程還不是很熟悉,只能認真的看著自己的長官彙報,在後面做著筆記。

靖海艦艦上人員編制259人,其中軍官16人,士官39人,士兵204人,與其他軍艦一樣,劃分為航海(指揮、參謀、操舵、軍紀)、槍炮(前後主炮、左右副炮、桅杆炮、彈藥、測距)、魚雷、觀通(瞭望、訊號、旗幟、通訊)、管輪(主機、司爐)、艦務(軍需、炊事、文書、補給、軍醫、電工、維修、損管)等6個部門。

靖海艦還未入役,因此仍然由陳英兼任靖海、威海兩艦的管帶(艦長),但具體事務上,艦上由段紹昌以副代正,等下個月正式入役之後,段紹昌就會接替陳英擔任管帶。

按照海軍規定,海軍軍官除非是調任或退役,一般都是在一條艦上待著。

這樣做的好處是各部門對本艦都比較熟悉,缺點就是艦上的人基本都不變,自然就形成了一股以艦長為首的勢力,要是領頭的艦長帶不好,整個艦都會跑歪跑偏,就例如北洋那邊的方伯謙。

但這也很正常,全世界都一樣,海軍不比陸軍,每艘戰艦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區別,即便是同級的戰艦也不會完全相同,因此,熟悉戰艦往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如果頻繁調動,會對戰鬥力造成不小的影響,只要不影響大局,大家也往往不會特別整治這種抱團的小勢力。

“戰艦剛剛歸國,包括本人在內的大家,都對戰艦還不怎麼熟悉,所以接下來一個半月,大家首要任務就是熟悉艦上事務,各部門副官,需要現在本部門見習三週,然後至每個部門見習五天,熟悉艦艇之後,就可以開始下面的訓練了。”

各部門長官之前隨陳英赴英接收戰艦時,就已經在歸國途中對戰艦有了基本瞭解了所以現在最主要的培養好這些中層軍官。

在段紹昌宣佈散會之後,鹿半夏就跟著徐祖善找到了自己的住所。

鹿半夏帶上簡單的行李,住進了靖海艦兩人間的軍官艙室。

靖海艦不是艦隊指揮艦,所以艦上空間還是可以的,居住環境自然也是不錯。

與鹿半夏同宿舍的是一個頗有書生氣質的青年人,名為詹炳炎,是本艦的測距官,剛剛從船政水師學堂畢業,心算能力非常出眾。

在接下來的半年多的時間裡,整艘戰艦都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樣子,從基礎訓練到近海航行,整艘戰艦在這群年輕人的手中正在飛速進步。

訓練之餘,海軍官兵還進行了一些小遊戲,例如將遠東各國海軍軍艦的照片擺在面前,相互指認,還有一些佔地比較小的球類運動,比如1891年剛剛在美國出現的籃球運動,早在1888年就被左念微發明並帶到了海軍的戰艦上,以此來打發艦上水兵們空餘的時間和精力,同時訓練團隊協作能力。

當薩鎮冰等人再次出發前往英國接收建造完畢的鎮海號裝甲巡洋艦時,靖海號與威海號也駛離了泊地,開始了靖海編隊第一次遠海作戰訓練。

隨著戰艦的航行,海水漸漸從渾濁的黃綠色變成淡黃色,再變成黑綠色,最後變成藍綠色。

靖海編隊的這次遠海作戰訓練,目的地是琉球群島西方海域。

兩艘戰艦需要演練陣法變換和戰時聯絡,兩艘戰艦將速度提升到20節,在海上飛快的航行著,艦上不停的打著旗語,兩艦隨即改變航行路線。

在高速運動下,兩艦開始組織艦炮觀瞄、觀通訓練。

鹿半夏作為靖海艦的槍炮副長,在槍炮長徐祖善的帶領下,開了目測訓練。

徐祖善握著望遠鏡,粗略觀察目標後,放下望遠鏡,豎起大拇指,簡單目測距離後,開始下達口令。而鹿半夏則依令,透過傳聲筒向主炮隊傳送方位距離。

每次操練進行兩遍,合格後才會進行下一項。

徐祖善拿起懷錶,計算主炮隊操炮調整方位和射角到位時間。

靖海艦上的三門152mm速射炮以前一後二分佈,各炮位調整速度參差不齊,時間在2-3分鐘裡成等差數列分佈,讓徐祖善很不滿意,親自在傳聲筒前面大聲訓斥,又加訓兩次才勉強達到標準。

相比于靖海艦的主炮隊,威海艦速度就要快多了,靖海艦剛剛結束訓練,威海艦就已經完成了左副炮隊的訓練。

靖海級的左副炮隊包括三門120mm速射炮,副炮訓練相比於主炮就要統一的多,每次用時不到一分鐘,勉強算是合格。

對於海上的訓練,艦上各部門各司其職,各部門長官也是面無表情,不時下達口令,偶有不滿意之處,不是大聲訓斥,就是語氣嚴厲要求重練。

南洋海軍早期的幾位管帶和總教習琅威理都是那種訓練極其嚴厲的人,因此他們帶出來士兵也是號令嚴明,絕不容一點差錯。

在完成各主副炮隊訓練之後,兩艦繼續逼近,開始了左上炮隊射擊訓練,上炮隊包括五門47mm機關炮和四門37mm機關炮。徐祖善讓鹿半夏接手觀瞄訓練,自己在旁觀察。槍炮副長可不能就是一個傳聲筒,素質也是要過硬的。

作為江防艦隊的神炮手,鹿半夏自然也不含糊,拿起望遠鏡,透過快速目測並簡單心算後,立即下達了射擊方位和射角調整口令,而鹿半夏手中也沒有拿懷錶,之前在江防隊,可沒有這種精貴物品,只能看著指揮台的大鐘來計算炮隊訓練速度。即使現在有了懷錶,鹿半夏一時間也忘了拿出來。

兩次訓練之後,兩艦繼續靠近,鹿半夏又下令進行中炮隊,即八門11毫米格林快炮與左上炮隊對敵艦射擊訓練。

徐祖善在一旁觀看著鹿半夏的觀瞄和指揮,皺了皺眉頭。

待訓練結束,徐祖善立即將鹿半夏叫到一邊,低聲問道:“你的炮術是誰教的?為什麼距離和射角計算與正常測算有兩個密位誤差?”

“職認為,雙方航速、風速、炮彈速度都會對炮擊造成影響,需要專門預留雙方相對航速時間和炮彈飛行時間,並對風力風向進行修正,如此才能夠更加精確的射擊。”鹿半夏也是非常自信的回答道。

徐祖善點了點頭:“你這方法有沒有依據,有沒有實彈射擊驗證過?”

“這個想法的雛形是職在江防隊任職時摸索的,經過了幾次實彈射擊,來到艦上之後,又跟詹觀測理論討論過幾次,應當是無誤。”

“嗯……既然如此,那可讓左炮隊先使用該方法訓練,等一個月後與右炮隊進行實彈射擊驗證,如果確實可行,那就繼續推廣。”

南洋海軍成立未久,甚至到如今還未宣佈成軍,因此,對於新技術、新方法的開發都持鼓勵的態度。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