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580章 拔釘子

艦隊參謀長施正笏立即起身,道:“報告,考愛島南部外海,海底地形相對平緩,但存在珊瑚礁盤。根據水文調查,十五公尺等深線大致距離海岸五至七里,二十公尺等深線八至十里,二十五公尺等深線十二至十三里。”

“我部戰列艦滿載吃水最大10.5公尺,重巡洋艦滿載吃水最大6.4公尺,為確保絕對安全和機動能力,甲二六、二八艦隊建議選擇水深大於二十五公尺的區域停泊,甲二七艦隊建議選擇水深大於十五公尺的區域停泊。”

“因此,戰列艦編隊可以安全停泊在距離海岸約十二里的位置,重巡洋艦則為六里。”

“很好,那麼現在的問題就是設法找到敵人的炮兵陣地,這個任務交給陸戰隊,務必試出美軍全部陣地位置。”

在陸戰隊聯絡官點頭後,寧慶光再次開口道:“接下來,制定計劃。”

炮擊計劃被稱作“拔釘子”行動,主要目標即是摧毀美軍第34野戰炮兵營(裝備M2A1型105mm榴彈炮)、第84野戰炮兵營(裝備M1918型155mm榴彈炮)的固定發射陣地、彈藥堆放點及指揮觀測所。

次要目標是對可疑的敵軍預備炮兵陣地、物資囤積點、交通樞紐,比如通往炮兵陣地的山路等進行面積覆蓋射擊,擾亂其後勤與機動。

當天傍晚,參謀部便拿出了作戰方案。

施正笏走上臺前,對著參謀部制定的計劃圖示,向眾人介紹起來。

“戰列線位於利胡埃平原西南方向外海,距離海岸線十二至十五里處。”

“各艦呈階梯式展開,‘黑龍江’、‘河南’、‘河北’三艦於後,‘遼寧’、‘吉林’二艦於前,各佇列間隔二千五百公尺,各艦間隔一千三百公尺,以利全部主炮火力發揮。”

“各艦自北向南,以十六節航速行駛,約四十里後,各艦轉彎,實施第二段炮擊。”

考慮到實際作戰效率,八吋及六吋炮毀傷能力有限,提升效果不大,因此巡洋艦被從炮擊佇列中剔除。

另外,由於最近潛艇襲擊時間日益增多,巡洋艦們負責帶領驅逐艦執行警戒任務,在戰列艦編隊外圍,特別是朝向大洋一側和可能遭空襲的方向,組成環形警戒圈。

也同樣是因為潛艇襲擊問題,以及最近美軍突襲的可能性增長,現在參謀部認為戰列艦靜止炮擊具有較大危險,不宜進行。

畢竟,蒸汽輪機調整功率較慢,停下來的時候要是出了什麼問題,在想動起來就困難了,而16節航速下,想要提速還簡單一點。

接著是偵察和校射,這個都屬於常規操作了,在這兩天的行動中,海軍已有一定經驗,相對複雜的流程也被大大簡化。

“至任務開始前三刻鐘,由各艦彈射校射機,負責預先定位、射擊效果評估和彈著點校正。”

“另,陸戰隊應向儘可能靠前的位置派出炮兵觀測組,儘可能為艦炮提供更精確的落點修正。”

結束前期準備後,就是最關鍵的炮擊計劃了,其其實也與艦隊部署有關。

整個計劃算不上簡單,但也沒有很複雜。

正如前面的部署,戰艦要進行兩端航行,前一段線即是第一階段,為試射與效力射,這是針對已標定座標的陣地。

兩段戰列艦分別負責兩處陣地,在確認偵察結果後,間隔三分鐘進行兩段校射,隨後開始效力射。

效力射時間為40分鐘,各隊集中火力,對該目標區域進行多輪齊射。

並且,各隊需採用混合彈幕,同時發射延時引信高爆彈和碰炸引信高爆彈,以延時引信高爆彈在空中引爆,殺傷暴露的炮手和軟目標;以碰炸引信高爆彈摧毀火炮本身、彈藥堆和工事。

第二階段為面積覆蓋射擊,即針對可疑區域和交通線,時間也同樣是40分鐘,開始前亦須校射。

在主要目標被處理後,根據航空偵察及陸戰隊觀測組報告的新目標,艦隊將進行計劃外的覆蓋射擊。

該階段使用主炮對較大區域進行火力覆蓋,旨在壓制、擾亂和阻止美軍炮兵轉移或重新部署。

“為達成摧毀效果,對每個確認的炮兵連陣地預計需消耗八十至一百二十發炮彈,覆蓋射擊每平方里需三輪齊射,總計需消耗七百五十至九百枚炮彈。”

覆蓋射擊的方案很簡單,是很經典的分割射擊,以500米為邊長,將目標區域分為若干個小方格,對每個方格進行炮擊,由於地形是山地丘陵,還需進行強化射擊。

整個任務的時間還是比較緊湊的,第一段中,各艦在40分鐘內大約需要進行10~13輪齊射,第二段則需5~7輪齊射,這時間就比較寬裕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