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祖左宗棠

第575章 突破

到2月20日晚,國防軍的各個登陸場都相接成片,各團各營都建立了相互聯絡。

在後半夜漲大潮之前,陸戰隊所屬的炮兵一團送上去了兩個75mm榴彈炮營,這些山炮要靈活的多,夜晚部署起來並不那麼困難。

此外,中型坦克營也全部登上了考愛島,他們的情況相對來說沒有那麼順利,登陸期間時有意外,最終丟了一艘在海里,還有一艘故障,剛上沙灘就趴窩了,還沒辦法檢修,就這樣一直停在這裡。

在登陸之後,進攻的首要目標便是利胡埃機場,這時候的利胡埃機場已經遍佈彈坑,不同規格的航彈和炮彈將兩條跑道摧殘得猶如月球表面。

守衛機場的是美軍第9步兵師第60步兵團的兩個營,美軍步兵在昨夜利用跑道上的彈坑構築了簡單的野戰工事,小彈坑改作單人散兵坑、大彈坑改作雙人散兵坑,昨夜撤出戰鬥的部隊負責防守此地。

而在機場更外圍,美軍還築有相當數量的工事,部署有相當數量的迫擊炮和重機槍,它們相對來說要完好的多。

除了機場,在海灣北偏西的海灘上還有一片丘陵,美軍在此也部署了相當兵力,工事與地形相結合,同樣是易守難攻。

另外,得益於公路的聯通和汽車的普及,美軍在兵力調遣上也相當迅速,第15中型坦克營以及第58團三營在今天凌晨時分已經返回利胡埃。

2月21日,拂曉的微光剛剛驅散海面的薄霧,經過一夜的緊急部署,國防軍陸戰隊炮兵一團的兩個75mm榴彈炮營已在登陸場後方構築了發射陣地。

7時整,隨著指揮部一聲令下,對機場的炮擊開始了。

“咻——咻——咻——”

尖銳的呼嘯聲劃破清晨的相對寧靜,緊接著,機場外圍美軍陣地上升騰起一連串灰黑色的煙柱。

爆炸聲沉悶而極具威懾力,破片裹挾著泥土和碎石四處飛濺。

75mm火炮相比於105mm火炮,殺傷力和破壞能力都有著相當的差距,因此,散佈對於75mm火炮來說,是一個關鍵效能指標。

炮火延伸的哨聲響起,擔任主攻的陸戰一旅二團二營計程車兵們從出發陣地躍出,他們以散兵線交替掩護,小心翼翼地向機場邊緣推進。

“噠噠噠噠——”

果然,剛一進入有效射程,美軍隱藏的火力點就咆哮起來,從機場外圍那些相對完好的工事裡,M1917型7.62mm重機槍編織出密集的交叉火網,子彈噗噗地鑽進泥土裡,或將低矮的灌木攔腰打斷。

“機槍壓制,喇叭炮!”

簡單觀察一下,大致確定來向,步兵分隊一邊呼喚無後坐力炮的支援,一邊趴在彈坑裡躲避橫飛的子彈。

連屬的75mm無後坐力炮小組迅速架炮,“噗噗”、“嗵嗵”幾聲悶響,陣地上火光一現,幾發炮彈從飛出,有的落在目標附近,震得地堡微微顫抖,有的則偏出稍遠。

“離遠了,再近點!”一名兼任觀測手快步躍了回來。

接著,兩人拔出插銷,拎著三腳架,彎腰將無後坐力炮抬了起來,快速向前方前進,重新架起火炮,又朝那個機槍碉堡來了兩炮。

結硬寨、打呆仗固然是一種笨辦法,但對於美軍來說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反正物資充足,運輸也不是問題,這幾個小島又花不了多少兵力,那就耗著唄,動起來還說不定要被敵人撿著空子,那可就遭了。

這樣的戰鬥無疑是進展緩慢而且血腥,美軍充分利用了機場外圍的堅固工事和昨夜構築的散兵坑體系,抵抗十分頑強。

隨著戰鬥時間的延長,美軍士兵的反擊也開始有序起來,很多時候,他們都會等國防軍士兵靠近後才突然開火,又從塹壕中投擲手榴彈,給進攻部隊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關鍵時刻,引擎的轟鳴聲從後方傳來。

17輛三七式中型坦克趕到了前線,這些鋼鐵巨獸越過凹凸不平的地面,履帶碾過廢墟和彈坑,直衝火網。

美軍的機槍子彈打在坦克裝甲上,發出叮噹聲,卻完全無法擊穿,即便是M2型12.7mm重機槍也無法穿透,這極大地鼓舞了步兵計程車氣。

“跟上戰車,注意戰防炮!”

大部分三七式坦克仍裝著35倍徑75mm火炮,也就是三七式戊型,這種基於元年式野戰炮(M1897型75mm野戰炮)改造的坦克炮的穿甲效能一般,但鑑於其造價以及現實需求,國防軍也沒有放棄,而是給其配備了破甲彈。

雖然破甲彈效能不穩定,但也湊合了,不碰到謝饅頭就穩過,碰到謝饅頭就看車組出門看沒看黃曆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